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B.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

C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品位。

D.“哥是江南Style”一夜之间成为韩国最流行的时尚短语中年歌手鸟叔极具感染力的“骑马舞”更是风靡一时被大人、孩子们竞相模仿。

 

D 【解析】 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应改为“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有关”。B.宾语残缺,“大而无当”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口号”。C.搭配不当,“浓厚的”不能修饰“历史品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日本“购岛”闹剧始作俑者东京都知事石原宣布辞职并着手组建新党。作为一个老牌右翼分子他的每一次政治“噱头”都是为了迎合日本社会的右翼势力。

B.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像封建官老爷那样扮官样、装官相、示官威官气熏天不可向迩;而应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勤务员从内心深处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C.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此事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心态。

D.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张切糕 李切糕

申 平

县志上记载着两个卖切糕的人物:一个是张切糕,一个是李切糕。张切糕是英雄,李切糕是汉奸。

在日本鬼子进入本县之前,张切糕和李切糕原本都在相安无事地做切糕、卖切糕。只不过是张切糕的名气要大一些,李切糕的名气要小一些。

切糕是一种北方百姓喜欢的食品。做切糕的主要原料是黄米面和芸豆。基本做法是在装有沸水的大锅上铺上箅子,然后撒一层芸豆,再撒一层面粉。就这样一层层地撒下去,直到半筷子多高。这时由于下面的热气不断冲上来,切糕已经半熟。随后盖上笼屉,加火蒸之。待火候到了,端出笼屉,将切糕倒扣在板上。高手做出的切糕,金黄细腻,黏而不粘,香气四溢。不会做切糕的,要么做夹生了,要么就黏成一坨,甚至粘在锅里取不出来。

张切糕之所以比李切糕名气响,除了切糕做得犹如黄金片,劲道爽口之外,还有一点是他的切糕块头格外大。多大?有头号笸箩那么大,直径足有两米。做这么大的切糕无疑需要大锅,奇怪的是张切糕家里根本就没有大锅。无大锅能做出大坨的切糕来,这本身就是一绝。此技艺是他家祖传的,秘不示人。而李切糕呢,不但切糕做得一般,而且他只能做小坨的切糕,直径连一米都不到。就这每天还卖不完。人家张切糕的切糕做好了,打开门推出来,门口早有人在等候了。张切糕也不用秤,你说要多少,他一刀下去,保证八九不离十。用不了两个时辰,切糕就卖完了。而李切糕呢,却要把切糕用车推着,走街串巷地喊:“热切糕啊!”有时从早喊到晚,切糕早都凉透了,也没人买。自从日本人占领了县城,实行经济封锁,很快张切糕和李切糕都失业了。做切糕的原料买不到,再说老百姓也吃不起了。这日,张切糕正在家中凄惶,不想伪县衙有人来请他。去了他才知道,原来是日本参事官想吃中国的切糕。他打听到张切糕最有名,就请他来一展厨艺。不料这张切糕却不给他面子,他对参事官说:“我会做切糕不假,可是我只会给中国人做切糕。给日本人做切糕的手,我还没长出来呢!”任凭参事官软硬兼施,张切糕就是不肯就范。参事官恼羞成怒,就把张切糕弄进大牢折磨他。但是不管怎么折磨,张切糕就是不肯做。参事官没办法,又派人把李切糕请来。开始,李切糕也表现得挺英勇。可是当日本人把他弄进关张切糕的牢房,他看到伤痕累累的张切糕时,就有点动摇了。他想:不就是做个切糕吗,给谁做不是做,何必弄丢性命。而且就在这时,他的脑子忽地一闪……

既然成了狱友,两个做切糕的人开始对话。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对话,以前可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论年龄张切糕要比李切糕大不少,现在又有伤在身,李切糕就表现得格外殷勤小心。他一口一个张师傅地叫,还撕开自己的衣服为张切糕包扎伤口。很快,张切糕就被感动了。他说,反正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世道又这么乱,我也不想活了。可你还年轻,没必要和我一起死。李切糕赶紧说:不行,让我去伺候日本人,还不如和你一起死了呢!张切糕说,可是……我做切糕的绝技总得有人往下传啊,我没有儿子,你我都死了,岂不绝根了吗?李切糕一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喊师傅。张切糕就说,你俯耳过来。

张切糕传授给李切糕的第一项绝技,就是如何把切糕做大。原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锅上架上木桶撒切糕。木桶很深,蒸出的切糕为柱体,随后用木板蘸上凉水拍打,直至拍成圆饼状为止。

原来如此!李切糕闻听此言,不由拍手击掌。不想他的这个举动却使张切糕心下一沉。他看着李切糕继续说,我现在教你的是保命求生活的法子,你要是想求富贵,我这里还有一个绝技……李切糕迫不及待地说,师傅快说!

李切糕很快出狱。因为他满足了参事官的食欲,参事官特批为他提供原料,他的生意重新开张。又由于张切糕死在狱中,他没有了竞争对手,且获得了张切糕的独门绝技,他居然也名噪一时。李切糕春风得意,经常出入县衙。开始,只是为日本参事官送切糕,后来就开始打小报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汉奸。

日子久了,参事官对他的切糕也腻了。这时李切糕突然想起张切糕教给他的另一项绝技,就是往切糕里加东西。他小心一试,参事官果然吃得兴高采烈。而且从此欲罢不能,每天都要吃他的切糕,并把他树为良民商人代表,给予嘉奖。

李切糕更得意了!他在街上走路开始打横。他雇起了师傅,当上了甩手掌柜,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

谁知这天,日本宪兵队却突然拘捕了他,罪名是谋杀日本参事官。原来参事官死于慢性中毒,经化验,毒药来自切糕。

李切糕很快被枪毙。临死他说,张切糕,你可真高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虽然李切糕的名气没有张切糕的名气大但在日本鬼子占领县城之前他做的切糕也能卖完生活无忧。所以也能和张切糕相安无事。

B.张切糕做的切糕犹如黄金片劲道爽口而且块头大直径足有两米这些为张切糕带来了名气。文章对人们不买李切糕做的切糕的描写侧面体现了张切糕做的切糕的美味。

C.李切糕得到如何把切糕做大的绝技,“由拍手击掌”,这个动作使张切糕产生了怀疑,于是传授给李切糕名为求富贵而实为要他命的所谓绝技。

D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张切糕和李切糕在技艺、品行等方面的对比老百姓对张切糕和李切糕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等。

E.小说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又蕴含深意如李切糕临死前说的“张切糕你可真高啊!”一句是李切糕死前突然明白了张切糕的用意而发出的无奈之叹也体现了李切糕深深的怨恨。

2.小说第三段详细介绍了切糕的原料及做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切糕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为什么要以“张切糕 李切糕”为题?这篇小说对你有什么启示?(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有三处在语言表达上有问题请找出并予以修改。要求:中心明确表达符合事理语义连贯通顺。(6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不能算是羞耻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少读如果能够彻底必能深思熟虑以至于变化气质。“开卷有益”不是说什么书都可以读要读经典才能真有裨益。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⑥这不仅是自欺欺人,更是趣味低劣。

(1)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B.对于备受关注的三沙市旅游开放问题市长肖杰透露目前邮轮建造、确定旅游路线景点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C.元宵节虽然过去了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雾霾天气并未随之散去导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转差部分区域小时浓度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D.中国正在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中国坚定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不会因为发展先进武器而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任苹果公司董事长认为乔布斯在这个世界上是别无二致像他这样能够带来如此深远影响的人非常少见。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经宣布其作品在全国书店全部售罄出版社不断加印。如果莫言没有获奖这样的销售成绩是不堪设想的。

C.由于长期无序采矿北岳恒山山体多处被“开膛剖肚”形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疮疤”。青山绿水被糟蹋成残山剩水不啻是一出煮鹤焚琴式的悲剧。

D.突发的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抗震救灾中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出现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