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啊,就是那啥啥……”“对对对,我说的就是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9分)

啊,就是那啥啥……”“对对对,我说的就是那个,那个什么嘛……唉,怎么话都到嘴边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所谓的TOT现象,说复杂点,这是一种提取记忆失败的现象,表现为记忆已经逼近被完全回忆,却无法转化成为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说简单点,就是话在心头口难开的感觉。

关于TOT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

传输不足模型,主要基于记忆表达的多元模型来解释TOT现象。我们大脑中负责语音和语意表达的其实是两个区域,当回忆的刺激产生时,你的语意表达区域很快被激活了;语音表达区域反应却总是慢半拍,你已经从语意存储中提取了关于目标词汇足够多的信息,但语音存储却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提取。你明明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却无法用精确的词汇表达——TOT现象产生了。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很多,最直观的是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通过脑扫描技术或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最直观地显示出产生TOT现象时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但问题也出现了,涉及TOT现象的脑区很多,多到很难详细研究这些区域在TOT现象中的确切功能。

阻塞假说,是说你回想起的有关目标词语的线索反而抑制了你对目标词语的检索。这种假说最直白的表达就是:“因为你想多了,所以你想不起来。”

不完全激活假说,解释起来很容易,就是:“你记不起来,是因为你记得不牢!”另一方面,这个模型也是建立在你确切知道要回忆的词语的前提下,但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个要表达的词语。

造成TOT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年龄。成年之后,年纪越大,TOT现象发生的频率越高。但有研究者发现,年长者和年轻人的大脑产生TOT现象的区域并不完全一样;年长者在发生TOT现象时更倾向于过度激活他们的前额皮质,这导致了记忆检索失败时不停地重复检索,因此老年人在遇到TOT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

使用双语者可能会增加TOT现象产生的概率。对于双语使用者的劣势的解释是,当你在记忆中搜索你要表达的东西时,双语会使你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倾向,实验也印证了这种假设;但当你要表达的是一个专有名词时,双语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确,全世界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太阳。

还有情绪影响。“越想越是想不起来,不想说不定它突然在你脑中冒泡了。”有研究显示,TOT现象中关于情绪的预期先于记忆行为的发生。情绪恰恰会影响到有关记忆的许多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OT现象产生时的情绪显然是消极的,因此这种消极的情绪也抑制了你回忆目标的过程。

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你都有可能出现TOT现象。如果TOT现象只是偶尔在你身上发生,那么你完全可以忽视它;只有TOT现象频繁出现以致严重地影响你的生活的时候,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一些失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也表现出一定的TOT现象。

1.下面对于“TOT现象”的表述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TOT现象产生时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人回忆目标的过程,导致“越想越是想不起来”。

B.TOT表现为记忆已几乎被完全回忆,却无法用确切的言语来表达。

C.双语使用者出现TOT现象的概率会比单语使用者要高。

D.TOT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普遍存在的言语现象。

2.下列对文章有关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回忆的刺激产生,语音存储的有效提取快于语意提取时,就会产生TOT现象。

B.阻塞假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被试者能否成功回忆目标词语有赖于对潜在的干扰项目的抑制和排除。

C老年人在遇到TOT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是因为他们在记忆检索时容易失败。

D.TOT现象是一种病。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它也体现在失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上。

3.不管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都有可能出现TOT现象。请结合文本谈一谈,就如何减少TOT现象,作者给了我们哪些建议。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①中医学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②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③中医学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答出三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B项中的“它”指的是藏医学,并非中国传统医学。 试题分析: 2.A项中说“解决了……”,原文是指“缓解、明显改善”;B项说能治疗“所有疑难杂症”,文中无此义,也不符合事实;D项中的“全部”与“部分”,无根据。 试题分析: 3.做这道题时,应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扣住关键句整理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恨 别

杜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河阳,地名,唐检校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1.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7分)

长相思 山驿

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1.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 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塔近依前远:看着前方的塔仿佛近了,其实还很远。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写农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7分)

关山月二首(其一)

[南北朝]徐 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 星旗:星名。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云阵:指云形似阵。

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惜琼花

张 先

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1.词的开头两句“汀白,苕水碧”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怀人思归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