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诗歌颔、颈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颈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蒙,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总说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表现了处士卢岵清奇古朴、超脱凡俗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的景仰、敬慕、向往之情。(情趣2分,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描写技巧一般从方位角度、动静角度、虚实角度等方面分析,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颔联写的是路上所见,是近景,而且前句是静景,后句是动景;颈联写的是所望的远景,且前句是动景(雨在下),后句是静景。景物描写上远近结合,动静结合。 试题分析: 2.由卢岵居所的环境特点可以看出卢岵高洁清雅的志趣,表达的是作者对卢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对那种生活的追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鹧 鸪

郑 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关于游子和佳人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过融上人兰若

[唐]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②上人:对和尚的尊称。③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7分)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湖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届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城市整个肌理更新过程中,更是非常注重整个文脉的保护、整理、挖掘和展示。

B.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三项大奖,其导演李安继《断背山》获得最佳导演奖后再获此殊荣。

C.世界银行集团表示,支持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提议,世行将致力于和即将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减贫、提高发展中国家福祉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D.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认为,环境感染源可能是动物造成的,也可能是动物周边的区域造成的,例如在H5N1的病例中,家禽市场就是可能的感染源,因此必须对所有相关场所进行调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与会代表提交的每一个不容置喙的议题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多个重量级与会嘉宾的身影。

B.中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150多万人,但只有1万人能等到原体,绝大部分患者只能处于等待中,这反映出器官捐献领域的现实乏善可陈

C.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原型之一,赵氏孤儿的故事既是在中国历史书中记载的重大事件,也是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悲剧因素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D.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邀请朋友们一块赏月,谁知等我动情地描述完想象中的美景后,村子里的人却出其不意地说:我们这儿有大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