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从四个方面概括造成北京市此次重污染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0个字。
2013年2月9日到13日,北京市空气质量连续四天污染级别处于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水平。工业燃煤、机动车燃油、扬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加之,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量大、集中,尤其是除夕到初一早晨,夜间虽看不到烟尘,但烟尘一度加剧。本市区地面风速减小,湿度相对加大,污染物持续积累,很难及时消解。近期,本市西南部、东南部、南部的周边地区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城区,特别是北部地区,大范围内污染物的输送,使本地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客观上加重了本地区的污染水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被称为“最美富二代”的周江疆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两次冲入火海救人,最终救出楼内10名员工成功脱险,自己却不幸遇难。
B.据中国政府网公布,我国将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救助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在中国境内的患者。
C.民政部最近提出,要鼓励生态安葬、鼓励经营性公墓、开辟生态公益墓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骨灰安葬,引导群众摒弃硬质墓穴和墓志等。
D.法国《89街》的一篇文章说,虽然莫言是中国的官方作家,但他的创作是自由的,他的作品内容是丰富的,作品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是理所当然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1月的雾霾天气总算过去了,可关于其产生的原因仍众口难调,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等是重要因素。
B.近来,欧洲部分牛肉制品掺杂马肉的事件闹得风风火火,欧盟方面坚称,“马肉丑闻”并非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没有必要恐慌。
C.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少数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称朝鲜的举动说明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这种“泼脏水”的说法遭到中国学者的一致批驳。
D.直到17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亚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游戈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一切都为雾蔼所取代,我们刚才所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若一场梦境。
B.面对突如奇来的震灾,雅安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以及武警部队的官兵们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痊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C.车厢外面的香蕉林里笼罩着一片神秘的静谧,树荫下显得十分洁净。然而,凝滞在车厢里的空气却发出一股没有硝过的臭皮子味。
D.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桢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薄把它们临摹下来。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抚恤/畜养 亲家/沁园春 啮噬/罪孽深重
B.蜷伏/痊愈 按捺/百衲衣 譬如/穷乡僻壤
C.孱弱/潺湲 戏谑/血淋淋 宿营/夙兴夜寐
D.踟蹰/汤匙 泼辣/梁山泊 证券/隽语箴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侠的起源,历来争议颇多。我认为,侠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毕竟存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时代性叙述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想象性建构之中,活跃于不同时代追求公道、正义、自由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难免带有一定的功利倾向与主观色彩。因此,用武士、平民、游民、诸子乃至原始氏族遗风、神话原型等标准来加以规约,其阐释的罅漏和矛盾是不言自明的。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团体或学派都有可能产生侠,但说它源自某一个社会团体或学派,就未免以偏概全了。所以,与其说侠的思想来源于儒、墨、道等种种学说,不如将之视为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基于道德体认与人格风范的个性实践,章炳麟《儒侠》篇中“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一语便道尽了侠的底蕴。
从社会基础而言,中国的侠从一开始就不限于贵族,而包括了许多平民在内,这也反映了侠之超越阶级的特点。太史公以“布衣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等词来勾勒侠之平民性,并将之与战国四公子相比照。在他的观念中,战国时代的侠可以分为两类:贵族之侠(或曰卿相之侠)和平民之侠,而后者尤为可贵。此一时期,侠的思想和行为中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而其潜在的破坏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贵族中孟尝君之流或平民中朱家、郭解之辈,都为大批武士提供财力支持和政治庇护,而这些武士往往是违法犯禁的亡命之徒。难怪《韩非子·五蠹》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礼之,此所以乱也。”在韩非子眼中,侠这一群体以武犯禁,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对侠进行了全盘否定。尽管这一论点有着明显的偏颇,但却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早期的侠并不是普通大众所熟悉的孤独的、形单影只的潇洒剑客,而是豢养着一大批武士的组织领袖和霸主。
要而言之,侠从一开始就以两种面目示人——贵族之侠与平民之侠,但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人格的外化,一种无形的精神气概的践行,既超越阶级的局限,也没有形式化的礼的约束,有着极高的独立性,而这些正构成了中国之侠与西方骑士的关键差异,使侠这一群体从一开始就带有迥异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性。西方中古的骑士必然是贵族,骑士资格的取得须经过一系列繁复的礼仪,包括庄严的授爵典礼和各种定期的武艺比试,严格的家世背景和繁复的礼制仪式构成了西方骑士这一正式组织的核心特点。相较之下,侠自始即包括了贵族和平民两种社会成员,且平民的成分渐次高涨,有道是“礼不下庶人”,所以中国侠并没有发展出一套礼制的规约,而更多的是以一种独特的文化人格的风范和气概而绵延后世。
1.下列关于“侠”的起源的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由豢养着一大批武士的组织领袖和霸主,到如今人们所熟悉的孤独的、形单影只的潇洒剑客,侠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B.中国的侠从诞生起就包含着“布衣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等平民之侠,具有超越阶级的特点。
C.侠是一种行动哲学,是一种基于道德体认与人格风范的个性实践,所谓“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即体现其底蕴。
D.武士、平民、游民、诸子乃至原始氏族遗风、神话原型等标准的规约,阐释证明了侠必然源自某一社会团体或学派。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侠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追求公道、正义、自由的思想观念,因此带有极强的功利倾向与主观色彩。
B.战国时代的侠的思想和行为中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他们常常为违法犯禁的武士提供财力支持和政治庇护。
C.“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侠这一群体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D.体现西方侠文化的中古骑士必然是贵族,严格的家世背景和繁复的礼制仪式构成了西方骑士这一非正式组织的核心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