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熊蹯不熟,杀之,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假寐。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注] ①胹(ér)熊蹯(fn):煮熊掌。赵盾:史称赵宣子。士季:名会,字季。提弥明:赵盾的车右。嗾(sǒu)夫獒:唤出猛犬。赵穿:赵盾的堂兄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置:放

B.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之  赖:依靠

C.晋侯赵盾酒  饮:使……饮酒

D.宣子田于首山,于翳桑  舍:放弃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知过矣,将改之   失其与,不知

B.夫如是,能补过者鲜矣  夜以兵围所寓舍

C.倒戟以御公徒,而免  久,能以足音辨人

D.尚早,坐假寐  则知行无过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就以厚敛雕墙、弹射行人、杀害厨师三件事写出了晋灵公的贪婪、荒唐而又残暴,表明他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B.在叙述士季和赵盾的进谏时,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先用繁笔写士季对晋灵公进行和缓的进谏,再用简笔写赵盾的骤谏。

C.锄麑奉晋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当他看到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终他选择了自杀。

D孔子认为,董狐是个好史官,赵盾是个好大夫。因此,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

 

1.D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舍:住宿。 试题分析: 2.A.都是后接名词,构成名词结构。B.连词,那么/连词,却。C.代词,指灾难/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无实义。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 试题分析: 3.“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黄教授认为邹家健以自荐方式参选区人大代表的举动是符合现行体制框架前提下参与选举,本身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这体现出选民具有了相当的参政议政的自觉意识

B近来,国内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成了常态。对此,肿瘤专家表示,雾霾已经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C.一年一度的春节人才交流大会日前举行,这是蛇年春节后杭州首场人才招聘会,64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约1.3万多个岗位,最终近4000人达成了择业意向。

D.借助电影上映,富阳将加强对《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的宣传,让更多人的目光从影片延伸至拍摄地,为此,计划把黄公望隐居地、新沙岛等景点串联起来,推出“看电影、走实景”主题路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郑重声明,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严重践踏。

B.最近在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的主要反应是咳嗽、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C.某些地方政府以牺牲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地方经济,这些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其中的教训非常深刻。

D.张晓薇同学进入高三以后的学习状态一直不太稳定,接连在几次全市大型的模拟考试中成绩都不太理想,屡试不爽,心情异常郁闷。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诟病 赎职 唱双簧 怨天尤人

B.候鸟  思辨  白内瘴  方枘圆凿

C.通牒  修葺  烟幕弹  改弦更章

D.律动  装帧  孵化器  并行不悖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听  两可 高屋建

B.  谄  尔我诈  矢志不

C.渍  陷  疾风草  渭分明

D.  内  占鹊巢  由自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儒者可与守成论

苏 轼

圣人之于天下也,无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凤,鸟兽焉。虽欲辞之,岂可得哉?禹治洪水,排万世之患,使沟壑之地,疏为桑麻,鱼鳖之民,化为衣冠。契为司徒,而五教行,弃为后稷,而蒸民粒,世其德。至于汤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于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朝之。此三圣人者,盖推之而不可去,逃之而不能免者也。于是益修其政,明其教,因其民不易其俗。以是得之,以是守之,传数十世,而民不叛。岂有二道哉?

周室既衰,诸侯并起力征争夺者,天下皆是也。德既无以相过,智胜而已矣;智既无以相倾,则力夺而已矣。至秦之乱,则天下荡然,无复知有仁义矣。汉高帝以三尺剑,起布衣,五年而并天下。虽辅以仁义,然所用之人,常先于智勇,所行之策,常主于权谋。是以战必胜,攻必取。天下既平,思所以享其成功,而安于无事,以为子孙无穷之计,而武夫谋臣,举非其人,莫与为者。故陆贾讥之曰:“陛下以马上得之,岂可以马上治之!”叔孙通亦曰:“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成。”于是酌古今之宜与礼乐之中,取其简而易知,近而易行者,以为朝觐会同冠昏丧祭一代之法。虽足以传数百年,上下相安,然终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长也。

夫武夫谋臣,譬之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儒者譬之五谷,可以养生,而不可以伐病。宋襄公争诸侯,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以败于泓,身而国蹙。此五谷伐病者也。秦始皇焚诗书,杀豪杰,东城临洮,北筑辽水,民不得休息,传之二世,宗庙芜灭。此以药石养生者也。善夫,贾生之论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夫世俗不察直以攻守为二道故具论三代以来所以取守之术使知文武禹汤之威德亦儒者之极功而陆贾叔孙通之流盖儒术之粗也。

(《东坡文集卷四十》)

[注] ①契:商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任司徒,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②弃:周族的始祖,被尊为“百谷之神”,所以叫“后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麟凤,鸟兽焉    萃:聚集

B.而蒸民粒,世其德  济:成全

C.辅以仁义  稍:逐渐

D.而国蹙  夷:平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天下相率朝之

爱其子,择师教之

B.德既无以相过,智胜而已矣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C.所以享其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五谷伐病者也

口语遇遭此祸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策论文,从多个角度雄辩地阐释了儒者对于守成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文人主政的政治思想。

B.文章首先阐明上古三代以杰出贡献和文德教化而赢得天下从而安守天下,继而阐明刘邦凭借武力取得天下却缺乏文士治理天下。

C文章最后用精当的比喻,并结合宋襄公和秦始皇正反两例,论证武夫和文士在攻守方面的不同作用,进而总结了文人用于守成的观点。

D.本文多用结构对应的整句,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既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更体现了论说文雄辩的色彩,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