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中国馆的“中国红” 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挂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2分)

中国馆的“中国红”

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挂上了几抹“中国红”。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等各路专家经过10个月的选择、比较、论证、看样,最终确定将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作为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

去年7月起,如何为中国馆扮上最适合的“红妆”就成为建设中的头号工程。通过5次科技咨询会的讨论,专家组粗选了22组不同材料、肌理、颜色的实样,经多次论证,又将范围缩小到4组肌理实样,包括2组玻璃和2组金属板,最后的场景实样选定了带肌理的金属红板。

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与中国馆相比,天安门拥有了更多与“红”的对比色,比如金黄色的屋檐、白色的汉白玉桥、灰色的大地等,因为有了这些色彩,才烘托出“故宫红”的沉稳与传统。而中国馆的背景色就显得有些单调,因而一味“克隆”,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故宫红”虽不适合中国馆,却为“中国红”提供了灵感。所谓的“故宫红”并不是一种红色,而是聚合了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于是,由若干红组合成一个“中国红”的概念应运而生。

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模拟时间和自然变化的因素,因层叠出挑的斗冠造型,中国馆的“外衣”势必会绝大部分处于阴影下,同时,越往下,颜色就会显得越深。上亮下暗的视觉反差,会令中国馆显得“头轻脚重”,伴有轻飘飘的错觉,而与中国人常常希望建筑能够巍然不动的意愿相悖。为此,横梁上的“中国红”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这些色阶渐变的红被专家组由深至浅命名为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其中,3号红为“中国红”的基础色调。根据从上到下、由深至浅的排列,中国馆斗拱最顶端一根横梁将着1号红,其下两根为2号红,接下去三根为3号红,最底端一根为4号红。同时,4根核心筒柱子也将着3号红色。

白天,游客们能看见的“中国红”仅仅是太阳光照射到或反射到的一部分,而到了晚上,由下而上射出的灯光将显现出在白天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中国红”。也就是说,白天看到的是白天的中国红,而夜晚看到的是夜晚的中国红。日夜更替间,“中国红”也将随之变化着。

“近看能看清纹理,中看能隐约看到纹理,而远观,看到的则是整体渐变的红。”对于最终定下的“中国红”,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建筑中很少用鲜艳的红色,但这个特殊的‘中国红’建筑,必将成为红色经典!”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

(摘自2009年5月21日《建筑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中国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是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

B.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的几抹“中国红”集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各方面的原理于一体。

C.中国馆每一根横梁上的“中国红”都不相同,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

D.人们在白天看到的中国馆斗拱间的“中国红”与晚上看到的不同,因为“中国红”随日夜更替而变化。

2.下列关于“故宫红”和“中国红”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因为“故宫红”为专家创设“中国红”提供了灵感。

B.中国馆的“中国红”不能简单地复制“故宫红”,这是因为“故宫红”有许多色彩与之形成对应,而中国馆的“中国红”则没有。

C.在众多色彩的衬托下,“故宫红”显得沉稳与传统,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

D.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而“中国红”则是由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四种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组成。

3.请结合文本,简述“中国红的特点”。(6分)

 

1.C 2.A 3.(1)故宫红为“中国红”提供了灵感;(2)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作为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本;(3)中国馆横梁上的“中国红”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C项,参看原文第四、五段:由若干红组合成一个“中国红”;这些色阶渐变的红被专家组由深至浅命名为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 试题分析: 2.A项,参看原文第四段:“故宫红”虽不适合中国馆,却为“中国红”提供了灵感。 试题分析: 3.归纳总结文章第四、五段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这几年的刻苦训练和大战磨炼,使他成为一流的NBA选手。

B.一到冬天,有的同学就借口交通拥堵、公共汽车又久等不来为名,常常迟到。

C.“中超”球员们在赛场上的不佳表现,对当下的球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D.“汶川抗震救灾图片展览”昨天在军事博物馆举行,很多展品和图片震撼人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和沙特处境相似,两国的许多主张不谋而合,在二十国集团、世界银行等框架下开展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B.现在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百姓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守着电视机过年的观众日渐减少,“春晚”真叫人担忧。央视春晚都扛不住,更何况鱼目混珠的地方春晚。

C.去年毕业的560名新加坡管理大学校友,发扬饮水思源精神,为母校设立了总值3万元的奖学金,协助学弟学妹完成学业。

D.《红楼梦》里贾赦竟打上了鸳鸯的主意,鸳鸯说:“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娘不成?”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应对此次成都市民质疑彭州石化事件中,成都政府的态度不够主动、积极,措施______不够有力。

(2)由于海峡阻隔,兄弟俩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若隔世,虽然都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也______百感交集,欷歔不已。

(3)思想教育弱化、家教______弱化、社会消极因素是这些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4)最终,格力______合肥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式确定将华东生产基地选定在合肥。

A.更 不免 功效 相中   B.更  难免  功效  看中

C.也  难免  功能  相中   D.也  不免  功能  看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密 财物制度 同等学历 摧枯拉朽

B.嫁接  开源节流  飞短流长  少安毋躁

C.贮备  歌舞声平  天崖海角  关心国事

D.稗官  既往不究  渊远流长  融会贯通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立(zhù)  俪(kàng)   无的放(shǐ)  时弊(biān)

B.洞(xué)  (quǎn)   运而生(yìng)  一时(qīng)

C.笑(shěn) (zhuàn)  大样(mú)  秋风飒(sà)

D.桎(kù)    皱(xí)     今为止(qì)    心沥血(ǒu)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