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0分)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的洞察风云的能力。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卫星。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在更大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体,开拓这片处女地。这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可是先生不但同意了,还鼓励他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有关知识,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6年是欧阳自远科研经历的幸运年。无数人一辈子也难遇的陨石雨,这一年里他却遇到了三次。此后的十余年中,欧阳自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并被国内外的教科书、专著、大百科全书等引用。

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欧阳自远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都在戈壁滩度过。令人心酸的是,他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妈妈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

1978年,美国特使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猎物——“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样品。这块岩石来自哪里?领导人问中科院:“你们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

于是这块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交到欧阳自远手中,不久,国内8个研究单位的几名科学家集聚到欧阳自远麾下,对这块月球岩石进行了多项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确认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采集的样品,而且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6岁的他雄心勃勃,心里默念着,总有一天,中国要启动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

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潮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欧阳自远坚持奔走,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深化关于地球、太阳系起源与演变的认识,并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我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

1994年欧阳自远提出探月构想,十几年来,他一直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从没想过放弃。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72岁的他动情地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再次探月。”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2.欧阳自远为什么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3.从欧阳自远的经历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6分)

4.文中说“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1.本文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这样安排使人物经历清晰,文章脉络鲜明,能更突出地展现人物的独特之处。 2.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 3.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著敬业,无私奉献。 4.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世界各国已经把地球的空间全部划分完毕,下一步肯定会把触角伸向太空,这由各国积极发展太空事业可以证明,而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肯定会被列为争夺的热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物通讯的主体是人,只要抓住人物,其线索就很清晰了。 试题分析: 2.欧阳自远要“跳出地球看地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太空研究的重要性,抓住这一点,就可得出答案。 试题分析: 3.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能力品质、工作态度等个人因素有关,同时也有机遇的因素,抓住这两个方面在全文中搜索信息,就不难作答此题了。 试题分析: 4.本题是一道探究题,学生应结合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航天业的现状来考虑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表达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明因为堵车而迟到,老师不相信,李莉急忙替他作证:“老师,我骑车走同一条路,我亲眼看到堵车,张明所说,确系实情。”

B.昨天,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去作报告,学生在路边列队欢迎,校长在门口恭候光临,场面隆重,我深受感动。

C.记者转述新华书店经理介绍的情况时说:“据王经理介绍,本店除日常的零售外,还为读者提供代购、批发等业务。”

D.《解放军总部训令》:“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各地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新颁布。望即以此为准,严格执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足球在2月10日晚以一种充满血性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住对手的进攻,打破了32年国际A级赛事不胜韩国队的耻辱记录。

B.据调查,当今世界,近二百个左右的国家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网络、影视等媒体来认识生活,由此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并确认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C.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原因之一是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保温板问题监管不力。

D.以“都市桃花源”为主题,用两个巨大而奇特的魔比斯环为载体,世博湖南馆将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眼球而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加拿大政府最近发动一项新的运动,督促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恋小屏幕,应该多去户外活动。

B.曾几何时,满文军因“吸毒门”事件声名狼藉,跌入最黑暗的低谷。是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用亲情和爱抚慰儿子,引领他走出了人生的泥淖。

C.已卷走内地票房12亿人民币的《阿凡达》是卡梅隆创造的天神下凡似的巨作,影片制作技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D.这块庄稼已经喷洒了三遍农药,可是很多叶片还是被虫啃得残缺不全,害虫太顽固了,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传说中曹操有72疑冢,因为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权当故事去听,但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却使这个故事扑朔迷离起来。与其他的考古发掘不同,“曹操墓”被发现一经公布,便被广泛质疑,并立即在学术界形成了“挺曹”和“反曹”两派,双方引经据典针锋相对。这是曹操做梦也想不到的,他死后1 800多年,居然成了珍贵的“资源”被争夺;也想不到,生性讳莫如深的他,在死后1 800多年,又制造了一起引发公众关注的疑案。

A.扑朔迷离  B.引经据典  C.针锋相对  D.讳莫如深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贿赂 涩 欺 人不倦  B.弃  相  海  两苍苍

C.丧  咒  龉  含英  D.击  瀣  骗  引高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