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游乐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打算
C.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说:通“悦”
D.畜君者,好君也 好:喜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B.师行而粮食
C.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D.从兽无厌谓之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仰不足以事父母
B.①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②今王鼓乐于此
C.①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①不得而非其上者 ②觉今是而昨非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谈到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B.本文写了孟子、晏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C.文章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D.文章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做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已。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颜氏家训·治家》)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奢则不孙,俭则固 孙:同“逊”,恭顺
B.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厌:满足
C.后坐事伏法 坐:因……犯罪
D.主人愕然,俯仰命益 益:增加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但家无盐井耳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①俯仰命益,如此者再 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①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②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①二石米为薄粥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施惠然诺,妻子节量 B.后坐事伏法
C.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 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引用孔子的两段话,说明了应该节俭但不能吝啬的道理。
B.作者主张人民生活应该自给自足,又认为北方能做到省俭节用,江南一带则较奢侈,多数比不上北方。
C.南阳有个人,他的女婿很喜欢喝酒,所以家里常常贫困。而他本人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产,发生了哥哥杀死弟弟的事。
D.文中运用例证法,举裴子野、邺下领军和南阳人的例子,有力地论述了为人应该做到施舍但不奢侈、节俭但不吝啬的道理。
给下列句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B.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C.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D.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何伤于日月乎
A.禹以治,桀以乱
B.而良人未之知也
C.物之已至者
D.今王鼓乐于此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B.子路问成人
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若夫志意修,德行厚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A.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B.庶民子来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大天而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