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杂志社设置了一个以鉴赏唐诗宋词为内容的专栏,请把下面的开栏语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生动、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李白窗外的一缕春风,苏轼杯中的一滴秋雨;杜甫草堂边上的几朵娇花,李清照归舟旁的一滩鸥鹭;王维竹里馆的悠悠琴声,辛弃疾帐中的铮铮剑鸣……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总带着古典的气韵飘逸而来,从我们的耳畔穿越而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接受唐诗宋词的洗礼吧!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4分)
卜算子
(清)吴兰修
绿剪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一点萤灯隔水清,蛩作秋僧语。
1.词人在描写景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前人认为本词中蕴含了“孤独而不哀伤”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4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句: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4分)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指西汉时一个楼兰国王,他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本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的妙处。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__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