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 陈爱萍 塞尚1839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

陈爱萍

塞尚183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精明能干的父亲由帽子匠起家,一跃成为银行家。母亲是敏感的妇人,有着世俗的伶俐,将热情大半给了眩晕在色块、立体中,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子的矮胖儿子塞尚。   

中学毕业时,塞尚得到美术学校的素描二等奖。母亲快乐得尖叫,父亲失声惊呼:“孩子,孩子,想想将来,天才是要饿死的!”在父亲焦灼的念叨声中,塞尚勉强在埃克斯大学法科听了两年课。

1861年4月,洞察儿子内心躁动的母亲说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寻觅艺术之路。

他狂爱的颜色在闹别扭,初期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使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品落选官方沙龙。人们批评他:好像把一支装满各种颜色的手枪向着画布狂扫。至少在他本人看来,这是丢脸的事:如何向父亲交代呢?

父亲以精明商人的笃定拥抱着金不换的“回头浪子”,儿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预料之中,父亲一把将儿子搡进银行,兴冲冲来检查儿子的工作进程时,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账簿上、墙壁上涂满了速写或素描,他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画像,还有塞尚的自画像。一对面容酷似而内心迥然的父子。父亲绝望了。

18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赏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此时的画颇为浪漫,他自嘲地称为“杂烩”。笔下的画和周围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赏心悦目。他结交画友,并以频繁的迁居方式而自动斩断交情。他能听到色块和立体尖叫的声音,苦于抓不住,这使他抵抗既定的画理及前人或时人的画风。

30岁时,他遇到了马利奥尔丹斯•菲格,她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的孩子气的反复无常。她是一家装订工厂的女工,业余为塞尚做模特,赚外快贴补家用。她的温柔使在模特处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动不已。两人同居。

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贵族少女形象:金色头发,栗色肌肤,面容姣好,诱人的明亮眼睛,纤细的手脚,薄纱裙子,姿态优雅。但,却是困窘中的他所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温情。

消息传到家乡,父亲震怒,以断绝生活费相胁。

此后,她操持家务,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将模特角色持续下去。他留下来的作品中,以她为模特的有25件,《红沙发上的塞夫人》,她还是少女的容颜。红色沙发和身上的蓝绿色调相冲,就像他乱糟糟的画室,就像他在艺术上的横冲直撞。  

后来的画,她便是辛苦的小妇人。在做家务的空隙给他当模特,在黯淡的旧绒沙发上低头缝衣服,紧束的发髻,紧绷绷的生活,她咬牙撑着做一个不被家庭接纳的穷艺术家的太太。孩子和债务同时来了,而成功犹遥不可及,一时一刻都放松不下来啊。

卖画让他觉得有辱自尊,也让从不识人间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真正让他日子充裕的还是父亲创下的家底。1886年父亲过世,留给他两亿法郎的遗产,使他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甚至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或许,正是妻子脸上的疲惫才让他决定接受这笔遗产的。

一生不离不弃,且让妻子永远定格在画史上:他的婚姻观和画理同样坚实。

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观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因他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是普罗旺斯的骄傲。

                                                           《青年文摘》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自幼酷爱绘画的塞尚,在中学时代便显露出艺术天赋。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他被迫在埃克斯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法律。

B.在母亲的支持下,塞尚于1861年第一次到巴黎,开始寻觅艺术之路,但由于自己的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最终遭到别人的批评。

C.1862年塞尚再次来到巴黎,此时他的画“颇为浪漫”,但由于他对即定画理及当时画风的抵抗,致使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由此变得反复无常。

D.从以马利奥尔丹斯•菲格为模特的25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塞尚夫人的容貌的变化,也反映塞尚穷困潦倒的一生。

E.塞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最终导致了西方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他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2.“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3.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结合文本分析,塞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

4.现代艺术的画家们尊称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有人却说塞尚是一个孤独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8分)

 

1.AE(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 2.用生长在普罗旺斯的紫蓝色薰衣草作比喻,(2分)指塞尚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所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的绘画特点,(2分)赞颂塞尚在绘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2分) 3.①对绘画的痴迷及执着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仍然坚持不懈;②能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不被当时的画风所动;③母亲的宽容及理解,妻子的支持。(每点2分) 4.观点一:同意。①执着与固执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缺少目标一意孤行为固执。方向正确奋勇前进为执着。②塞尚的“滥用颜色”,在旁人看来是固执,而对他来说,却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③塞尚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观点二:不同意。①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勤奋,也需要亲人、朋友的支持。②塞尚也不例外,母亲的支持是他成功的后盾,妻子的不离不弃是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③虽然父亲对他从事艺术之路百般阻挠,但在经济上却毫不吝啬。正是这些无私的援助,塞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观点2分,分析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手法和风格要明确辨析。B项,“但由于自己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与文本中“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一句矛盾;C项,“他的性格也由此变得反复无常”在文中没有明确交代;D项,塞尚在后来继承父亲的遗产而成为富翁,不能说其穷困潦倒的一生。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含义的题目,要分析语句的用意是赞美塞尚的绘画艺术,手法是用薰衣草作比喻。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要审好题干的问题重心,本题的重心是“塞尚成功的因素”,答题时注意立足全文,对全文进行归纳,得出答案,注意文章个段落的中心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课表卷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答题时对每个段落进行归类,得出关键词语,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心与手

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喻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E.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6分)

3.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 (6分)

4.小说的题目是“心与手”,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8分)

 

查看答案

请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处(6分  每空1分)

(1)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3)乐民之乐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1.有人说“惆怅”是该诗的诗眼。若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萧授,华容人。由千户从成祖起兵,至都指挥同知。永乐十六年,擢右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宣德元年,镇远邛水蛮银总作乱。指挥祝贵往抚,被杀。授遣都指挥张名破斩之。贵州宣慰所辖乖西巴香诸峒寨,山箐深险,诸蛮错居,攻剽他部,伤官军,发民冢。而昆阻比诸寨亦恃险不输赋。二年,授遣都指挥苏保会宣慰宋斌攻破昆阻比寨,穷追,斩伪王以下数百人。乖西诸蛮皆震慑归命。

水西蛮阿闭妨宜作乱,授结旁寨酋,以计诛之。而西堡蛮阿骨等与寨底、丰宁、清平、平越、普安诸苗复相聚为寇,四川筠连诸蛮应之。授且捕且抚。诸蛮先后听命,承制赦之。以丰宁酋稔恶,械送京师,伏诛。七年,谕降安隆酋岑俊。已,讨辰州蛮。擒其酋八十,斩馘无算。移兵击江华苗,讨富川山贼,先后破擒之。

先是,贵州治古、答意二长官司苗数出掠。授筑二十四堡,环其地,分兵以戍,贼不得逞。久之,其酋吴不尔觇官军少,复掠清浪,杀官吏。授遣张名击破之。贼走湖广境,结生苗,势复张。授乃发黔、楚、蜀军分道捕讨。进军竿子坪,诛不尔,斩首五百九十余级。贼悉平。九年,都匀蛮为乱,引广西贼入掠。授遣指挥陈原、顾勇分道邀击,获贼首韦万良等,降下合江蔡郎等五十余寨。

英宗即位,命佩征蛮副将军印,镇守如故。念授年老,以都督佥事吴亮副之。正统元年,普定蛮阿迟等叛,僭称王,四出攻掠。授遣顾勇等捣其巢,破之。而广西蒙顾十六洞与湖广逃民相聚蜂起,授督兵围之。再战,悉擒斩其酋,余党就诛。捷闻,进右都督。上言:“靖州与广西接壤,时苦苗患。永乐、宣德间,尝储粮数万石,备军兴。比年储粮少,有警。发人徒转输,贼辄先觉,以故不能得贼。乞于清浪、靖州二卫,各增储五万石,庶缓急可借。”报可。

四年,贵州计沙贼苗金虫、苗总牌纠洪江生苗作乱,伪立“统千侯”“统万侯”号。授督兵抵计沙,分遣都指挥郑通攻三羊洞,马晔攻黄柏山,大破之。吴亮穷追至蒲头、洪江,斩总牌,千户尹胜诱斩金虫,于是生苗尽降。授沉毅多计算,裨校皆尽其材,而驭军严整。自镇远侯顾成殁,群蛮所在屯结。官军讨之,皆无功。授在镇二十余年,规画多本于成。久益明练,威信大行,寇起辄灭,前后诸帅莫及也。论功,进左都督。是年六月召还,以老致仕。寻起视事右府。十年卒。赠临武伯,谥靖襄。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昆阻比诸寨亦恃险不赋        输:缴纳

B.其酋吴不尔官军少              觇:视、看

C.称王,四出攻掠                僭:非法

D.年储粮少                      比年:连年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萧授为将“沉毅多计算”的一组是(3分)

①由千户从成祖起兵,至都指挥同知

②攻剽他部,伤官军,发民冢

③水西蛮阿闭妨宜作乱,授结旁寨酋,以计诛之

④授筑二十四堡,环其地,分兵以戍,贼不得逞

⑤念授年老,以都督佥事吴亮副之

⑥授督兵抵计沙,分遣都指挥郑通攻三羊洞,马晔攻黄柏山,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授在永乐十六年,升任右军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湖广、贵州。宣德元年,萧授派人击败了镇远邛水蛮夷银总。

B.萧授在平定西堡蛮夷阿骨和寨底、丰宁、清平、平越、普安各地苗人的叛乱时,一边追捕一边安抚,秉承皇帝旨意把所有的蛮夷全部赦免。

C.贵州治古、答意二长官司的苗人多次出来掠夺,萧授修筑堡垒分派兵力戍守。后来贼寇劫掠清浪,杀官吏,萧授派张名打败了他们。

D.萧授上疏要求在清浪、清州二卫,各增加储粮五万石,这样可以在有战事的时候不用转运粮食,从而避免被贼寇觉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讨辰州蛮,擒其酋八十,斩馘无算。移兵击江华苗,讨富川山贼,先后破擒之。(5分)

(2)论功,进左都督。是年六月召还,以老致仕。寻起视事右府。(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生民。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的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爵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陆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和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境》,有删改)

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3分)

A.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B.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C.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D.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