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上午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根特工厂,企业负责人向习近平介绍了汽车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情况。
B.在总理鼓励下,公司负责人一口气提了扩大融资渠道、财税支持、希望办民营银行等,李克强当即要求金融财税部门负责人抓紧研究,尽量支持。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 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 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自行其是、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B.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扶摇直上,人民苦不堪言。
C.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D.足坛反赌扫黑接近尾声,对于涉嫌行贿的俱乐部是否会受处罚,足协一位官员的表态似是而非:“一切要等审判结束后才有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2006年1月9日,91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幺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
2006年1月1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05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5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公桌放在最里面,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91岁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会室。”黄刚说。
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
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
相关链接:
①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同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②他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
③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三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的观点。
B.阅读材料中三次引用黄刚的话,第一次表现的是叶老的治学精神,第二次表现叶老正心态年轻,第三次表现叶老搜集材料的习惯。
C.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
D.叶笃正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在美国的学业,博士论文也引起气象界的关注,并在以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都是因为有罗斯贝的影响。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
2.本文给我们介绍了叶笃正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你认为他的人格魅力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叶笃正有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简要分析。(6分)
4.材料中说“他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试从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叶笃正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的理解与给你的启示。(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此日六军同驻马, 。 ,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劝学》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寡人之于国也》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6)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李端
卢纶①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②。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③。
注释
①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 ②故关:故乡。③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一个“悲”字贯串全篇,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
2.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①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循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②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谁人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③。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驽、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李翱《杨烈妇传》
注:①岁满:官员任职期满。 ②爨:cuàn 烧饭 ③陴pí: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A.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D.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既又将盗陈州 进犯 侵袭 B. 侃率之以乘城 登上
C.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 “蜚”通“飞”, 流矢。 D. 不犹愈于家乎 养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虽然,岁满则罢去 B. 无长少必周而均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
C.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 D. 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A. 县令诚主也 B. 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C. 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 D.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3分)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2)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