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 冯骥才 一个民族文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

冯骥才

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

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

前不久我在英国听到了一件事。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无疑就是高度的文明。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

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

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

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

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的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B 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民族复兴的关键都是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没有了文明,也就使中国梦成为了空想。

C 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许多问题光凭经济是无法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才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

D 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因为这体现着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第三段讲述了作者在英国听到的一件事,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英国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

B.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

C.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有了对文化的自觉,就也有了责任。

D.文化的承担者首先当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重点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

B.从文艺复兴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

C.中国知识分子理应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如果他们都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

D.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应该有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1.D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原文并未表述前后因果关系。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作者举这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文明的重要性。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如果他们……文化自觉。”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词语出现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加点词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 古之学者必有师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王无岁   ②假舟楫者,非能也  ③外连衡而诸侯  ④追逐北  ⑤至尊而制六合 括四海之意   ⑦天下集响应  ⑧不相师  学而大遗 取汉中  

A①④⑥/③/⑧/②⑤/⑦⑨⑩         B①④⑨/②/⑥⑦/③⑧/⑩/⑤

C①②④⑤⑨/③/⑥⑦⑩/⑧          D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⑩/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①河东亦然         凶:荒年       ②金砺则利         就:成就,成功

B故业,因遗策     蒙:蒙受       ②余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赞扬

C①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②秦人开关敌       延:迎接,迎击      

D①郯子之           徒:类         ②秦无矢遗镞之费   亡:“无”,没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经营“高密东北乡” 

他的几乎所有优秀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 

并有意识向历史纵深挖掘 

他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里把老家变成“高密东北乡” 

向广袤的中国乡村无边地延伸 

莫言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类似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的文学地理世界

A ②①⑥④⑤③     B ④①⑤⑥②③    C ④①⑥②③⑤    D ②③⑤④①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