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百年良医的苍生大爱 “悬壶济世秉丹心,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百年良医的苍生大爱

“悬壶济世秉丹心,妙手仁术暖杏林。”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组长葛宝丰从医65年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之一、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开拓者,葛宝丰自主创新57项重大医学成果,培养军地骨科专家600多人,年近百岁仍奋斗不息,被群众亲切地誉为“百年良医”。

葛宝丰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系,1949年8月兰州解放,葛宝丰通过救治解放军伤病员,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葛宝丰已成为军内外骨科医学界的一颗闪耀新星。解放军总医院多次想调他去北京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的根在大西北,这里的人民更需要我。”

1999年,葛宝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的家乡河北以及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多个省市都给出极为优厚的条件邀他前往定居,开辟新的天地,他都回信婉拒,并赋诗明志:“我年逾八十,蹒跚意呆痴,吐丝丝绸路,直到丝尽时。”

面对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机会,葛宝丰一次次选择了放弃;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他却没有一次失约:抗美援朝,他主动请缨;服务藏区,他身先士卒;抗震救灾,他临危赴难……

解放初期,西北地区没有几家像样的医院,骨科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技术更是滞后。葛宝丰在国内较早开始了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的学习研究,研制出“V”形钉和梅花髓管内针,突破了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1965年,由他指导的全军第一例、全国第二例临床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88年、1990年,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打破了国际36小时的纪录,成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亚洲骨科领域第一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逐步形成了西北骨科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科研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要把目光聚焦在人民需要的课题上。”葛宝丰常挂嘴边的这句话,既是他潜心科研的出发点,也是他勇攀高峰的推动力。

粉碎性骨折碎片复位和固定是一项困扰世界临床医学的百年难题。葛宝丰不畏艰难、带头攻关,经过多年钻研,发明了内固定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使患者手术后不再利用石膏或夹板作外固定,大大提高了粉碎性骨折的治愈率。这项获国家发明奖的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已使18万患者受益。

上世纪90年代初,葛宝丰发现住院官兵中骨创伤患者较多,经一一分析病例,认为主要原因是训练不科学。已年逾古稀的他逐级向上反映,提出科学施训的建议,并用5年时间研制出治疗训练创伤的特效药高肟甲素霜,在部队一直沿用至今。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葛宝丰不顾年事已高,仍坚持定期到一线部队收集疾病防治的一手资料,首次发现了高原环境对官兵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

在6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葛宝丰先后有6项成果属国内首创,4项成果属世界独创,成为大西北骨科专业的开拓者、军队骨科专业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医护人员,仅仅把病人当作亲人是不够的,只有把病人当作自己,才能真切感受病人的痛苦。”葛宝丰多年前关于医患关系的这句名言,如今已成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秉承的从业信条。骨伤患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葛宝丰总是千方百计制订最佳治疗方案,精打细算节省每一笔费用,尽可能地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疗效。“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是他平常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医60多年来,葛宝丰救治患者17万余人次,不仅未出现一起医疗事故,还使治愈率达到986%,伤残率降低至01%。但说起往事,他很少谈其中的成功,反而常常为手术中的瑕疵愧疚不已。葛宝丰说:“我一生中做了无数手术,但有4例不尽如人意,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患者的名字和当时的状况。”他还作诗警醒:“为此二三事,郁郁数十年。一上我心头,彻夜不入眠。”葛宝丰这首诗,从另一个侧面对他从医生涯作了最好的诠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葛宝丰拒绝了解放军总医院、家乡及南方沿海城市的邀请,放弃了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把根扎在了大西北。

B.葛宝丰突破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完成多项国内乃至国际高难手术,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构建西北骨科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C.葛宝丰的医学发明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不仅惠及全军官兵,而且使十多万患者受益。

D.葛宝丰说的话虽然直白,质朴,但是都倾注着真情,传递着实感,后来成为兰州军区总医院医护人员秉承的从业信条。

E.本文不仅叙写了葛宝丰妙手回春的高明医道,而且突出了他早已融入心灵深处的高尚医德,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震撼力。

2.葛宝丰被誉为“百年良医”,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3.题目中的“苍生大爱”在传主身上有哪些方面的体现?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6分)

4.葛宝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请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1.5分选E项 3分 A项 2分 C项 1分 2.①通过多年努力形成西北骨科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②科研创新聚焦在军队、人民需要的课题上。(包括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课题、科学施训建议、发现高原环境对官兵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等。)③医学生涯成果丰硕,西北骨科的开拓者,军队骨科的奠基人。 3.①扎根大西北,放弃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机会。②通过自身努力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③根据人民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 4.其一,材料内容的理解(4分):这句话在葛宝丰身上的体现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设身处地地感受病人的痛苦,不仅把病人当亲人,更把病人当自己。 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力争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疗效。 ③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④不为个人成功沾沾自喜,常为手术中的瑕疵愧疚不已。 其二,社会现实的看法(4分): 能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医患关系谈个人理解并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做出判断。B项“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构建西北骨科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表述不正确,根本出发点是人民的需要;D项“成为兰州军区总医院医护人员秉承的从业信条。”表述不正确,属于以偏概全,成为从业信条的只是其中一句; C项“医学发明”表述不正确,属于以偏概全。所以选EA。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在筛选文本信息时,要抓住“良医”即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来分析概括。可根据第七段中的内容概括,如“逐步形成了西北骨科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根据第八至第十一段,可从科研创新聚焦在军队、人民需要的课题上概括。第十二段,可根据“成为大西北骨科专业的开拓者、军队骨科专业的重要奠基人。”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可侧重“大爱”,从文本中筛选出能表现传主葛宝丰的品格、创新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奉献精神、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等角度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要从文本中找出能表现葛宝丰一切都为病人考虑的语段内容进行概括,答题区间在最后两段,如“作为医护人员,仅仅把病人当作亲人是不够的,只有把病人当作自己,才能真切感受病人的痛苦。”“尽可能地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疗效”等。联系现实时,可结合其中一方面的内容,阐述自己对现实中医疗关系出现的问题及看法,如医患纠纷、收红包、为病人着想等方面。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卖牛

就在几月前,水波还把种地致富、当村干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现在,他觉得呆在山里没什么前途。似乎人们的生命都是天给的,人的命怎么可以掌握在天的手中呢。他年轻的心是奔腾着的,他要挣脱,他想离开。

水波做起了“读书梦”。爹说如果他实在想回学校读书,就把家里的耕牛卖了去。水波真的赶牛去卖。

那个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大花牛从家里赶走了。

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田里的早稻已熟了,黄亮亮的一片。油桐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桐叶就像人的手掌,伸了几个尖尖出来。有的油桐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桐籽。橡子比桐籽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乎的。最招人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了,黄了的都有,让人馋得流口水。

水波走在石嘴上的柿树下,他拉了一下牛绳,牛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水波也跟着牛看去。他又用手拍了下牛背。牛抖了抖身,尾巴翘起来,刷了下他拍过的地方。

牛突然对着稻田长哞了一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老朋友打招呼。它欢快地走着,又回头看着田野,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平常它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不从这条路经过。

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头仰着。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几棍子。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来,他有些有些懊恼。牛把脖子伸过来了,用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起来,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屠宰场站了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置站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的,飘着腥味。是猪血、狗血、羊血,还是牛血,很难分清楚。牛把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学费了。

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牛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水波犹豫起来。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事婆婆妈妈,水波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觉得不能卖,就决定不卖了。水波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回来的时候,牛很高兴。从屠刀下重生了一次,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一声长哞,禁不住引来了路人的目光。

出了秀水街,牛又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牛的身子。

天还没黑,水波就赶着牛回到了梅花塘。

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牛在树下跑来跑去,寻着可吃的草。

水波站在树下。念不成书了,他觉得还可以出去打工,他终于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信命,他的一颗渴望驰骋的心是什么也拴不住的。他向往广阔的天地。什么能够阻止他对山外生活的想象?没有。

(选自朱雪长篇小说《梅花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划线处句子选取田野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多角度描写,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初秋时节景物的特点。

B.从“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睛”到“用牛脸摩擦着他的胳膊”,可以看出牛对水波情感态度的变化:从惊怒到温和进而哀求。

C.牛在屠宰场将要被牵走时,“水波紧紧握着牛绳不放”,这表现出水波对牛在情感道义上的依依不舍、不离不弃。

D.“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着牛的身子”,这句带有浓浓暖意的景物描写,着力烘托出牛在刀下重生后的欢快。

E.“梅花塘”和“秀水街”在小说中寓意颇丰,前者象征乡村生活的自然本真,后者象征物质文明对乡土生活的浸染。

2.试分析水波的人物形象。(6分)

3.小说中三次写到牛的“长哞”,原因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水波卖牛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 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5分)

2.诗中“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愁”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幅衰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其管龠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选自《三国志·虞翻传》有删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时遭父丧,衰府门          到,往

B.远委城郭,必不虞。          取得

C.何不急入城其管龠乎          拿着,引申为掌控

D.翻伏地醉,不持              假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虞翻是“善士”的一组是

①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②翻往说之

③性不协俗                  ④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⑤何不急入城其管龠乎?     ⑥世岂有仙人邪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虞翻为官忠心尽职。孙策大兵到时,他做为王朗的功曹,不顾丧父丧打击,拖着衰弱的身体去太守府。

虞翻敢于直谏。他不仅多次犯颜进谏规劝孙权,也劝谏率领大军西上伐蜀的吕蒙,不要在南郡城外沙地上娱乐庆贺,应迅速入城。

虞翻不畏孙权。做了吴王的孙权亲自给虞翻斟酒,虞翻不领情。孙权非常愤怒,想杀死他,多亏刘基劝说孙权,虞翻才免于被杀。

虞翻天性疏朗耿直。孙权与张昭谈到神仙,虞翻说世上没有仙人,那些都是死人,孙权积压的怒气已不是一时,于是就把虞翻流放到交州。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5分)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关于比特币的话题是越来越多,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日前在加拿大启用,使人感到这种虚拟的货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可以说,比特币是信息技术变革引起的电子货币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典型形式。

通常认为,电子货币是指以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为存在介质、以数据或卡片形式履行货币支付流通职能的“货币符号”,其具体形式包括卡基、数基存款货币,电子票据,等等。以我国为例,证券期货保证金、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付金等,都具有初级电子货币的特征,但只有到了各类虚拟货币出现,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央行的货币发行权。比特币虽是迄今为止最为高级的形态,但正如美国一名联邦法官所表示,比特币只是“一种货币或一种形式的资金”,目前其金融属性或许要高于货币属性,因此对于整个货币体系的冲击还非常有限。

以现代货币的标准来看,比特币尚未充分满足货币的定义。广义地讲,货币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就此看,当前比特币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交换和投资方面,在最能体现货币价值的支付方面,其作用还非常有限。此外,比特币通常只在互联网交易中存在,极少在线下交易中采用,这说明它只在有限范围内具有部分货币职能,因此,只能说其具有了货币的雏形。需要指出的是,比特币的供给缺乏扩张能力,这与现代货币的显著特征相悖,即依托国家信用进行无限发行,通过适度增加发行来刺激经济运行,这也就导致比特币的交易规模存在局限性。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催生虚拟货币,进而深刻影响货币的概念及流通。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比特币还没有能力撼动现代货币发行体系。央行依然具有垄断性的货币发行权,同时也基本垄断着主要电子货币的发行权。传统货币的发行由政府权威支撑,如果缺乏发行主体、没有背后的政府权威,一种货币就会遇到问题。

对于比特币所代表的虚拟货币,各国政府的态度并不相同。首先,虚拟货币的出现,是一种草根服务创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货币需求。不过,如果虚拟货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并积累了系统性风险,那么自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尽管比特币在短期内距离替代真实货币仍有较大差距,但比特币的日益活跃,势必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形成挑战。到目前为止,各国权力机关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确保比特币的交易不违反货币交易法律,并且禁止将比特币用于诸如洗钱和购买毒品等违法行为上。在美国,已有人呼吁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纳入货币监管机制中。显然,各国政府的监管思路,必将深刻影响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

(选自201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比特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步衍生的,进而深刻影响货币的概念及流通。

B.比特币作为一种迄今为止最为高级的货币形态,在我国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C 比特币的出现,是一种草根服务创新。目前它的货币属性也许没有金融属性高。

D.说比特币已经具有了货币的雏形,是因为只在有限范围内具有部分货币职能,并且它在支付方面作用非常有限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证券期货保证金、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用金都具备电子货币特征,但其没有能力撼动现代货币发行体系,央行仍基本垄断着主要电子货币的发行权。

B.比特币对整个货币体系冲击力有限,这表明比特币目前货币属性发展还不够充分,它只是“一种货币或一种形式的资金”。

C.现代货币可依托国家信用进行无限发行,通过适度增加发行来刺激经济运行,这和比特币有很大不同,这也就导致比特币的交易规模存在局限性。

D在美国,部分人已呼吁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纳入货币监管机制中。可见,各国政府的监管思路,一定会深刻影响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特币这种虚拟的货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加拿大诞生了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

B.比特币没有发行主体,背后没有政府权威,一旦遇到问题,它就会变得很脆弱。

C.比特币尽管在短期内难以替代真实货币,但仍势必会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造成挑战。

D.由于比特币交易出现违反法律,用于洗钱购买毒品等非法行为上,因此各国政府已将其纳入货币监管机制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