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仲兄①字文甫说 (宋)苏洵 淘读《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仲兄字文甫说

(宋)苏洵

淘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②。”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③。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淘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

且兄尝见夫水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浮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馀委蛇,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毅,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溃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注】仲兄:二哥,指苏涣。苏洵有两个哥哥,长兄名澹,仲兄名涣。涣:《周易》中的卦名。元吉,大福,大吉利。③群者:指各种险害。混一:统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蹙而如鳞          蹙:收缩,密集。

B.相顾而不前        顾:看,对视。

C.岂有求乎文哉      文:文章。

D.则天下以为口实    口实:谈话的资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圣人所欲涣混一天下者也  退论书策舒其愤

B.且兄尝见夫水风乎         心凝形释,万化冥合

C.不期而相遭,而文生       激于义而死

D.昔者君子处于世           凌万顷茫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比喻作家创作文章的过程,这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文学观。

B.文章记述为仲兄改字号事,在讲述改字文甫的理由时,作者借题发挥,阐述了为文贵乎物之相使的文艺思想,即“‘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至文”。

C.全文从“改字号”入手,以《易》中爻辞为纲,先写风、水的个性,再极写风水相激的“殊状异态”,然后由此生发议论,构思巧妙,结构缜密。

D.文章描绘风水相激采用了比拟铺排的手法,妙喻连篇,穷形尽相,气势充沛,用风水相激自然成文论证不能不为之文才是天下之至文的道理。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3分)

(2)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4分)

 

1.C 2.A 3.B 4.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对2处,得1分;错2处,扣1分。对5处,错1处或漏断1处,得2分。对6处,无错断,无多断,得3分。) 5.(1)已经过去了却不知道它的踪迹在哪里,这就是风;实际上它是通过水来显现形貌的。(“迹之所存”,1分;判断句,1分;形,名词用作动词,1分。) (2)(4分)这两样东西不能形成文章,可是不得不形成文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文章就在其中产生了。(每句1分;注意“文出于其间”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名词用作动词,此作“形成文章”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A以:连词,来。B与:连词,表并列;介词,跟。C焉:语助词;兼词,在这件事。D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阐述了为文贵乎物之相使的文艺思想”错。应是“阐述了为文贵乎自然的文艺思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利用一些文言虚词,对话标志:“云”“言”“曰”,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 5.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迹之所存”判断句;形:显现形貌,名词用作动词。(2) “文出于其间”介宾短语后置句,“文”:文章;“相使”: 相互作用。 【参考译文】 我读《周易》看到《涣》的六四卦,卦辞说:“能为群物消除祸害,大吉。”我说:“唉!群物的各种祸害,这是圣人要消除掉来统一天下的。”我的二哥名叫涣,表字公群。那么他就是以圣人所要解散、消除的各种祸害自许了,可以这样做吗?有一天,我把这些告诉二哥。二哥说:“你可不可以替我改改表字?”我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请用文甫来代替原来的表字,可以吗?” 二哥曾见到那水跟风相互作用么?流起来缓缓而行,停下来就显得很深很深,风平浪静、一片汪洋,涨得满满、浮动前行的,这就是水啊,实际上是风激起它。呼呼风声来自太空,不到一天就已走遍四方,摇摇荡荡没有形状,飘飘然从远方走来;已经过去了却不知道它的踪迹在哪里,这就是风;实际上它是通过水来显现形貌的。如今风和水在一个大湖里相遇,水浪曲曲折折,波纹蜿蜒弯曲,平静时就相互推动,发怒时就相互冲撞,舒缓时就像云朵,收缩时就像鱼鳞,快速波动时就像马在奔驰,缓慢时就像在盘旋,彼此以礼相让、旋转回避,相互对视,谁也不敢前进;繁密的样子像绉纱,混乱的样子像弥漫的大雾,纷纷连连;有时停滞,有时波起,百里以内都是一样。风急流速,顺流而下到了沧海边,波澜壮阔、澎湃汹涌、怒吼相压,水波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在天空里放纵恣肆,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摆荡,横着流过去又倒着折回来,大水喷涌回旋,翻起倾倒,水浪宛转回环、曲曲折折,旋转的像车轮,环绕的像带子,波浪矗立的像烽烟,奔涌向前的像火苗,跳动的像白鹭,腾跃的像鲤鱼,奇形怪状、姿态万千,风和水最值得观赏的景象全都展现了!所以卦辞说:“风在水上吹行就是涣。”这也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啊! 然而风和水,难道有意要形成文章么?它们无意中形成文章,事先没有约定就互相遭遇了,而文章就产生了。这里的文章,不是水面的文章也不是风吹的文章。这两样东西不能形成文章,可是不得不形成文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文章就在其中产生了。所以说这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如今的玉,颜色柔和润泽,并不是不美丽,可是它不能形成文章;雕刻刺绣之类的花纹,并非不是花纹,却不能把这样的花纹和自然产生的花纹相提并论。因此,天下没有刻意追求而产生文章的,只有水和风而已。 以前,君子生活在世上,不要求有什么功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功成名就了,天下人就认为他是个贤人。不要求有什么言论流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言论就流传了,天下人就把这些作为立论的资料。唉!这种道理是不能对别人讲的,只有我的哥哥可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篱  角

查一路

(1)作小学教师的母亲,工作曾有三次调动,记得每次她都在新住地门前支上篱角。篱角,就是用竹枝在门前造出的围墙。尖利的竹竿,“人”字形斜插进地面松土里,连成一串,三面围拢,简单构成,却把家的温暖圈在墙内。

(2)长方形的空间被开辟出来,家在右上角,像一枚信封贴上了邮票——此后,我成人了,漂泊,说到家的生活,满脑子里都是这个样子。

(3)夏天,各种藤蔓缠绕,瓜叶层层叠叠,将三面篱角覆盖成绿色的矮墙。丝瓜,是母亲在篱笆墙边种得最多的瓜,蔓儿像蚯蚓顺着竹竿爬,蓬蓬勃勃,毫无规则,跟我刚上学时信笔在草稿纸上的涂鸦一个样子。其实在春天,篱角就已经作为植物园存在,绿色一点点爬出来,渐渐地,花儿站在墙头,期待蜜蜂来作媒,随后,必然结果。终有一天,它们一起熟了。丝瓜像瓜中的瘦长秀才,甜瓜善瓜中的侏儒……风过小院,各种瓜很卖力地搔首弄姿。

(4)蝴蝶、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终日盘旋在篱角和小院里。午后,常有一只猫从浓荫里钻出来,或是从竹架上跳下来,落地轻盈,两眼像金子一样闪光。鸡从绿色长廊里走出来,后面跟着鸭。我尤其喜欢它们小时候的样子,那时,鸡穿着花背心,鸭则一身黄色运动服,伏在篱角下的草丛里,一伸一缩,它们颈部像装了弹簧。

(5)若是没有猫和狗的骚扰,鸡鸭们的生活也可以比猪还悠闲。篱笆下有各种虫子,浮土里的蚯蚓,味美,且富含蛋白质,都可为大餐。可是,猫蹑手蹑脚跟在它们后面,伺机发动袭击,狗的攻击力更强,我家有条黄狗能够噌一声跳过篱角,每当此刻,院内鸡飞狗跳。

(6)太阳照过来,阴影一点点延伸,空隙中滤出的朵朵阳光在地上跳跃。猫在回眸,狗在喘息,鸡在刨土,鸭在唱歌,蟋蟀和昆虫也都有各自的生活……当酷热来临的时候,藤蔓上巨大的叶片就是这一方小天地绿色的肺。有阴风从篱笆的空隙袭来,人坐在一只大冬瓜上纳凉,摇蒲扇,月夜下亦如此,只是多了月下影处的竹榻,可以卧看天河与牵牛织女星。

(7)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我看着朝阳从篱角升起,又看着夕阳从篱角落下去,篱角与阳光配合着,在小院留下斑驳的光影。我也喜欢探寻绿叶丛中的虫子们,尤其是绿色的蟋蟀,大而雄壮,漂亮的触角和头盔,身披坚硬的铠甲,绷紧双腿,从一片绿叶弹射到另一片,划过的弧线,令人心动。动物、植物,大地上一些细微的事物,被圈在绿色的篱笆内,被聚拢的生命,盎然有生机,一蔓一枝、一动一静皆有趣。

(8)画家丰子恺画画累了,抛下画笔,去篱角张望。想必是个冬天,腊梅花开放,他从树上“借”了几枝,欣然插在胆瓶中,然后记下来。篱角梅初发,一枝轻摘来,可怜心未死,犹向胆瓶开”。

(9)许多文人骚客的诗意,由篱角而触发。翻一翻唐诗宋词,看看“篱角”这两个字的使用频率有多高!孩提时从此处获得乐趣,中年漂泊它成了怀乡的意象。杜甫见了篱角上的一只秋瓜,曾老泪纵横地写道:“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10)即便童年,秋天,我的心也变得空旷。当萧瑟的秋风吹起,篱角上藤蔓已变得枯黄,枯叶沙沙作响,萧萧而去,几只秋瓜孤悬于篱架,随风摇晃,有“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的凄清。

(11)儿时的某一天,一不小心,我无意走进了某种诗意。黄昏,夕阳爬过篱角上的衰叶,落入院内,风,像猫一样蹑手蹑脚地蹭过去。独坐小马扎上的我,感到孤单,也感到美好,心里充满了倾诉的欲望。多年后的阅读,我一直留心“篱角”这个词,才知道彼时的心境可用姜夔《疏影》来描述:“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惆怅,且一往情深。    (有改动)

1.篱角下动物的生活有何特点?(3分)

2.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长方形的空间被开辟出来,家在右上角,像一枚信封贴上了邮票。

(2)惆怅,且一往情深。

3.第三段中“瘦长秀才”“侏儒”在另一版本中为“姚明”“潘长江”,你认为哪个更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理由。(4分)

4.文中插入丰子恺作画的内容有何作用?(4分)

5.探究“篱角”对于“我”人生的意义。(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购物时与商家讨价还价或是商业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的语言交锋,都是运用语言工具来博取更大经济利益的表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和“经济”这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关注如何使用语言才能既精炼有效又可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回报。

著名经济学家鲁宾斯坦认为博弈论的概念和原理特别适用于有大量“局中人”参与的各种语言运用现象的分析。语言的轮回和交锋就是一种博弈,在用以解释语言现象时,博弈论工具可能最为有效。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认为,博弈论在包括日常会话交际、商务会谈、外交谈判、法庭辩论、文学语用等等不同层面的语言行为研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语言经济学关注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学和经济学研究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尔沙克指出,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经济学与语言的优化之间存在重要联系。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目前世界范围的英语热,我国粤语的北上,方言情结以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蓬勃发展等都是语言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实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美国等移民国家中移民所使用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早期的语言经济学就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为理论支持,研究移民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这样,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便成为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激发研究者从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角度去考察语言,最初是研究语言与收入的关系,后来扩展至语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语言技能与收入的关系等。研究者意识到,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进行科学的语言规划,不仅会对社会中使用语言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问题,也成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进入21世纪,随着语言经济学的成熟和发展,也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博弈论与语言分析的结合、语用博弈与经济学的关系等研究也被经济学家引入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职场上因为语言水平或语言的驾驭能力而影响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相声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导游、导购等职业,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声传译、国际组织雇员则需要掌握双语或多语种的人,这些都是通过语言博弈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表现。

    (选自2013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8.下列不能证明语言与经济交互作用的一项是

A.商业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的语言交锋,是运用语言工具来博取更大经济利益。

B.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

C.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

D.工程设计、广告策划、劳动管理等领域,没有书面语言能力的人无法胜任。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弈论在日常会话交际、商务会谈等不同层面的语言行为研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在用以解释语言现象时,博弈论工具最为有效。

B.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关注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关注如何使用语言才能既精炼有效又可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回报。

C.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进行科学的语言规划,不仅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对社会中使用语言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影响。

D.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是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激发研究者研究加拿大、美国等移民国家中移民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

10.概括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另选两个不同角度,以网民的身份发帖点评,要求观点鲜明,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逐步改版,此举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在最后总结道“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1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生活服务台”专题,内容是“冬季雪天路滑,驾车有技术”,向观众介绍了几项雪地开车的注意事项;1月3日,石家庄“豆饼大叔”姚彦君在《新闻联播》中亮相,1月4日《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成都曹家巷拆迁,时长近6分钟。而1月12日的《新闻联播》更是头条开始一连五段关注全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此后,《新闻联播》更是开始了连续7天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

【网民1】播报亲民化,彰显亲和力和感染力。

【网民2】                    

【网民3】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语段在连贯和得体方面各存在一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我社出版的《孔子家语通解》,是对《孔子家语》的通盘解说。该书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编,④在坚持学术性第一的原则下对《孔子家语》进行了分段、注释、翻译以及解读,⑤全面的资料,⑥注释科学严谨,⑦行文晓畅易懂,⑧具有较高的普及价值及学术价值。⑨不管是刚入门者或儒学研究专家都必须购书一读。

(1)第   处(填序号)的      改为  

(2)第    处(填序号)的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依次概括无舵雪橇比赛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8个字。(4分)

无舵雪橇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比赛开始时运动员坐在雪橇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使雪橇向前起动。滑行中仰卧在雪橇上,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利用身体起卧,变换肩,腿姿势操纵雪橇,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其间选手可选择最理想的线路前进,以尽可能地减少比赛用时。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坐在雪橇上,否则不予计算成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