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类活用的一项是   

A.能守其土,不赂秦

B削月割,以趋于亡

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齐人勿于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             B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出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事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1.D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A是名词用作动词,守义的意思;B和C是名词用作状语,分别是一天天和向西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智力:智谋和实力。B.可以:可以凭借。D.故事:旧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比喻论证的手法”说法不正确,这里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登高望远,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许多像辛弃疾这样的仁人志士登临的应有之情。这首词也是以此作为触发点的千古抒情名作。

B词的上阕歌颂了两个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然而时过境迁,英雄的功绩也因光阴的流逝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现了辛弃疾复国无望的消极、颓废之情。

C用典是辛词的最大特点,也常被人诟为“掉书袋”。但这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古人和自己,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典故岁多,却并不见生硬堆砌的痕迹。

D词中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英雄业绩的强烈向往,而对统治者的妥协投降、轻率出兵,又表现出深切的忧虑和愤慨,在艺术风格上显得豪放悲壮,沉郁苍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这个颛臾,先代的君王认为它是东蒙山的主祭者。

D既然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始速祸焉                           速:迅速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势:形势

C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年:收成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C吾尝终日思矣

D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组是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