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6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分)

 

1.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表现手法。此题解析“遍”字的表达效果,颔联出句写山上鹤巢遍布松树,极言其多,对句写访客稀少蓬门常闭,“遍”字与下联“稀”字形成对比,突出山居之幽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景与情的关系赏析诗歌的能力。写景抒情诗歌往往通过某些蕴含特定情感的意象表达某种情感。同时如果是我们熟悉的作者如本诗,还应当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作者生平简历理解诗歌。本诗后四句用含新粉“嫩竹”,落故衣“红莲”、“渡头烟火”、“采菱归”等意象默写了山林生机勃勃,山民安居乐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悠然闲适的的惬意、满足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后面。(12分)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焉用亡郑陪邻   敢烦执事          

    ②既东郑         又欲肆其西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4.下面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它和《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存《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均收入在其所编的《楚辞》中。

D.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祐集•权书》,内容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事不可太计较,得与失不过是当时,待情随事迁,也许就峰回路转了呢!

B短信写手曾是“十大新兴职业之一”,但随着网络进入大众参与时代,他们已成明日黄花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文化传统的变化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迄今    落寞    一愁莫展    出类拔粹 

B苍桑    矜持    振耳欲聋    专心致志

C安祥    归究    张皇失措    天网灰灰     

D暴躁    坐落    如愿以偿    首屈一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