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为什么只有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天下?扣东方六国相比,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泰国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在秦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耕战政策是秦的基本国策。从商鞅到秦始皇,秦国始终坚持了这一政策。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种政策下,努力从事耕战,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厩苑律》《牛羊课》规定:如饲养耕牛好的,奖田啬夫一壶酒、十条干肉,赐牛长三十日劳绩,免除饲养人一期更役;饲养不好的,田啬夫要受斥责,并罚饲养人服徭役两个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劳动力,《戍律》规定:“同居毋并行”,即一户不得有两人同时戍边。《金布律》《效律》等律文中,对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限制南人的投机倒把活动等也作了若干规定。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实行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 九亩”(《商君书•境内》)。《秦律杂抄》也规定战死者有赏,如果临阵逃亡,则罚“以为隶臣”。这样就使秦国的军队在七国之中成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秦律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秦的耕战政策能不能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能不能忠实地执行。秦简《为吏之道》列举了吏有“五善”“五失”,《语书》更明确提出了“良吏”与“恶吏”的问题。“良吏”,就是“明法律令”、有办事能力、廉洁忠实而“好佐上”,能团结下属、正身守法,不喜争功的人。“恶吏”则与之相反。 在秦律中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官吏的任免、升迁和赏罚的条文,这些条文都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即以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秦律十分强调法治,并首先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不得违法。例如《法律答问》专门有一条解释什么叫“犯令…废令”的问题:“律所谓者,令日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日为之,弗为,是谓法(废)令。”凡是犯令或废令的官吏都要依法惩办。

秦律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择和任用。例如《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尉”等官吏,如果任用了不该任用的人,就要依法论处。为了提高官府的行政效率,严防官吏违法乱纪,秦律还十分强调官吏的责任制和实行对官吏的考核制度。《效律》规定:官吏各有自己的职责,如果失职,就要受处分。如果官吏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就要按法律治罪;已造成的损失,还要依情节轻重勒令其赔偿。《法律答问》规定,官吏弄虚作假,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要撤职永不叙用。

总之,从秦律可以看出,封建国家力图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国家机器才有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荀况周游列国后入秦,在被秦丞相范睢问及“入秦何所见?”,回答“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强国》)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治之至也”的境界,并希望泰国能“令行于天下”。不出苟况所料,秦始皇即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摘选自安作璋《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1.下列不能作为秦统一天下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秦国从商鞅以后就制定并坚持了耕战政策,激励广大人民劳动的积极性,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B.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实行了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这使秦国的军队成为七国之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C.秦国明确区分了“良吏”与“恶吏”,把“明法律令”、有办事能力、廉洁忠 实而“好佐上”叉能团结下属作为“良吏”的标准。

D.秦国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使国家机器积极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七雄”并争中,秦国灭诸侯,置郡县,建立了我圉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 国家,这应该有历史的必然原因。

B.秦国十分强调法治,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并把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

C.秦国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而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    又依赖于法律对官吏的严格要求。

D.苟况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治之至”的境界,并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厩苑律》《牛羊课》和《戍律》《金布律》《效律》中的规定,都可以看做秦耕战政策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罚懒,发展生产。

B.《法律答问》规定,做了法律不让做的事,是犯令;法律让做却又不做,是废令,这两种行为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秦国非常重视法律的执行。

C.《效律》规定,官吏玩忽职守造成了损失,不但要按法律规定治罪,还要依情节轻重勒令其赔偿。这表明秦国十分强调官吏的责任制。

D.《苟子•强国》中“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人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的记载,生动具体地展现出秦国依法治国的良好效果。

 

1.C 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制定“良吏”“恶吏”的标准不能成为统一天下的原因,选项和题干之间强拉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希望秦国能‘令行于天下’”与“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意思并不相同,此时秦国国君并不是秦始皇,选项偷换概念或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罚懒 ”说法绝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信息,总结微信的几个特点。总字数不得多于20字。(5分)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微信支持跨系统平台操作,多款系统平台均可使用。用户可通过网络用手机、平板或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微信还附带“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多个服务插件。微信不仅软件本身完全免费,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电视剧《亲亲阿伦河》以当代大学生村官群体为原型,通过当代青年追梦,圆梦的奋斗历程,表现新一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B.黄鹂是天生的歌唱家,和其他鸟类一样,黄鹂的发声器官也是鸣管,是由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气管壁转化成的。

C.由于地域环境、生理障碍、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缘故,残疾人群体普遍呈现就业率低的现状,即使有工作,收入也普遍不高。

D.公共交通和保障房不一样的地方是,保障房是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而公共交通不是低收入群体专用交通工具,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能用到公共交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