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少不修细行,驰骋田猎,纵情肆欲,州曲患之,称为“三害”之一。后经陆云点化,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

吴亡,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万年闻之,曰:“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宿憾,乃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不然,肜当使处先驱,其败必也。”朝廷不从。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

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年,州府          交,一齐,都

B.处其枉直,一朝决遣    详,审察,审理

C.卿有老母,可以此    辞,辞别,告辞

D.如受制于人,此成擒    成擒,被擒,就擒

2.下列各项,全都直接表明周处“忠勇”的一组是:(    )(3分)

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  周处吴人,忠勇果劲  自旦及暮,斩首万计  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  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时代的周处,驰骋田猎,纵情肆欲,成为乡里大害,但他本质不坏,一经开导,即朝闻夕改,洗心革面,成为州府征辟的热门人物。

B.周处入晋为官,先是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受到当地称赞;再是处理积年辞讼,一朝决遣,显示才干;后又连连被征召,他辞大不辞小,先安抚教化百姓,然后入朝为官,此行为人称颂。

C.周处做了皇帝近臣,经常劝谏皇帝;他做御史中丞,不避权贵;朝臣们敬重他,说:“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就是对他人品的高度肯定。

D.周处轻生重义,明知身处险境,必遭司马肜挟嫌报复,还是抱定必死决心,慷慨西征;后被夏侯骏逼迫以五千人攻击七万反贼,周处斩首万计,弦绝矢尽也没有后援,最终殉国亡躯。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每句5分)

(1)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

(2)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1.C 2.D 3.C 4. (1)这时的楚郡刚经历过战乱,逃难的人与本地人聚居在一起,习俗都不统一,周处用礼教劝勉教化他们,又收殓埋葬无主尸骸和暴露在野外的遗骨。 (2)忠孝的道理,哪里可以两全!既然已经辞别父母侍奉君主,又怎能在父母面前尽孝呢?今天是我为国效命的时候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辞:推辞,拒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②言周处的政治才干 ③是间接表现 ⑤说周处的刚直。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朝臣们敬重他”错。“朝臣恶处强直”说他忠烈果毅是在陷害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古文翻译尽量用直译。第一句采分点:“既”“敦”“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的定语后置“以教义”的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大意分1分。第二句采分点:“道”“安得”“子”“死所”各1分,大意分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周处,字子隐,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年少时喜欢骑马打猎,不拘小节,轻狂放荡,成为乡里的大祸害,与“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并称“三害”。后来经过陆云的开导,砥砺操行努力向学,有文采,立志做个忠义刚烈之人,说话做事以忠信克己为根本。一年之后,州府一齐征辟他。 吴亡后,大批吴臣出仕于晋,周处名列其中,逐渐升任雍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很成功,外族归附,雍州的人士都称赞。之后周处转任梁州广汉(今四川射洪)太守,郡中有很多积压的案件,甚至有三十年不判决的缠讼,周处一一调查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一天之内全部判决完毕。后因母亲年迈而辞官归里,不久后周处再被征为楚内史,尚未到任,又被征召入京担任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辞大不辞小。”于是先到楚国赴任。这时的楚郡刚经历战乱,逃难的人与本地人聚居在一起,习俗都不一样,周处用礼教劝勉教导他们,又收殓无主尸骸和暴露在野外的遗骨埋葬他们,然后才去上任,获得远近人们的称道赞叹。 后来周处做了皇帝近侍,对皇帝多有规劝进谏。迁任御史中丞,凡是他纠劾的对象,不避权贵;梁王司马肜违法,周处也立案深究严查他。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羌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朝臣们厌恶周处刚强正直,(都推荐他出征)都说:“周处,是吴名将之后,忠直刚烈果敢勇毅,(可以出战。)”于是任命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安西将军夏侯骏。伏波将军孙秀知道周处必死,于是劝周处说:“你家有老母,可以用这个理由推辞出征。”周处说:“忠孝的道理,哪里可以两全!既然已经辞别父母侍奉君主,又怎能在父母面前尽孝呢?今天是我为国效命的时候了。”齐万年听到这消息,说:“周将军过去曾经在新平做官,我知道他的为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如果是他做主帅来征讨我们,是无法抵挡的。假如他受人统制,一定被我们活捉。”不久,司马肜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知道司马肜对自己有不平之气,一定会陷害自己,但自己为尽人臣之节,不应当推辞惧怕,就慷慨西征,抱定必死决心。朝中有中书令陈准知道司马肜必定要报前仇,于是在朝廷上为周处讲话,说:“夏侯骏、司马肜都是皇亲国戚,不是将帅之才,立功了不求虚名,战败了也不怕怪罪。而周处是吴人,忠直勇敢果断刚强,将帅之间有嫌怨,必定不会相互声援,周处必定因此战死。应该下诏派孟观率领精兵万人,作为周处前锋,必能平定贼寇。否则,司马肜一定会任命周处当先锋,周处的失败是必然的。”朝廷不听。当时(297年正月),齐万年屯聚梁山,有人数七万,夏侯骏逼迫周处率领以五千士兵攻击他们。周处抗议道:“我军没有后援,必然失败,不只我会战死,而且为国取耻。”司马肜不听,又逼迫周处前进,于是周处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决战齐万年军。开战的时候,周处的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没有后援。周处自知必败无疑,从早到晚,奋勇杀敌,斩敌首数以万计,终于弦断箭尽,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按着剑说:“这是我效忠死节、以身殉国之日,怎么能撤退!如今友军全部不讲信义,此战必定失败。我作 为大臣,用生命殉国尽忠,不也很好吗!”最终力战至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马年说马

古往今来,有关马的成语在国人心中世代传诵,马的精神气质早与人们的心灵融为一体。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传说中的骏马,是仁马。最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说法是“龙马负图”。传说有一天中华始祖伏羲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云雾滚滚,一龙马翻腾而出,伏羲根据其身上的斑纹河图创制了八卦。“龙马”由此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祖先们在世界观里已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认为它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代名词。《易经》中干脆说:“乾为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原始、生生不息……这就是文王在《周易•乾卦》中总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中国人代代流传的最响亮的名言的由来。这匹由我们民族的魂魄所生造出的龙马,雄壮无比,力大无穷,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风御雨,不舍昼夜。

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千里马是日行千里的优秀骏马。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骑着它们巡游天下。其实,周穆王的八骏比喻他的人才集团,才华卓越,本领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辅助周天子的天下大业。

更清楚无误的以马喻示人才的事迹,是《战国策》里著名的燕昭王“千金买骨”的典故。燕昭王“死马且买之五百金”,“于是,不满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这则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求贤若渴的道理。正因为马象征着人才,所以善相马的人又被喻为善识才、善举才者,像秦时期赵国的王良、秦国的伯乐、方九堙等都是相马的专家。人才的埋没或缺乏表现的沉闷局面就被叫作“万马齐喑”。清朝的龚自珍有一首诗就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数千年来对马的赞美中,中国人还赋予了马许多人性化的特征。马的勤劳是有目共睹的。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是马的处世哲学。古往今来,马往往被用于战斗。马的勇敢令人赞叹。战马可以一天连续奔跑五六个小时,日行千里。马在奔跑中从来不偷懒,只要人不命令它停下来,它便马不停蹄,直到累倒气绝而死为止。马用生命诠释它的勤劳、无畏、上进、奉献。

人们之所以把这些精神赋予马,缘于中国人本身对这些精神的推崇。勤恳、坚韧与百折不挠早已融入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当中,早已体现在了中国人的精神当中,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直至今日。

1.下列关于“龙马”的象征和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马是仁马,是祥瑞的象征,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

B.龙马在祖先们的世界观里是纯阳的乾,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代名词。

C.自文王在《周易•乾卦》总结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后,龙马才具有了象征意义。

D.雄壮无比,力大无穷,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风御雨,不舍昼夜的龙马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2.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马的成语几乎都有美好寓意,在国人心中世代传诵,马的各种精神气质早已深入人心。

B.俗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说的是人品当如吕布,选马当如赤兔。

C.周穆王有八匹骏马,个个本领非凡,各自有特殊的能力,因而周穆王常常骑着它们巡游天下。

D.中国以马喻人才由来已久,战国时期赵国的王良、秦国的伯乐、方九堙等都是相马的专家。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崇尚奋斗不止、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因而龙马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B.“千里马”是古人心目中最形象的人才比喻,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

C. 马无论是被民用还是军用,都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用生命诠释它的勤劳、无畏、上进、奉献。

D.马身上体现的勤恳、坚韧与百折不挠等,早已成 为中国人推崇的精神,并一直影响着人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渔民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问:“为什么您不出海呢?”渔民回答:“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的鱼多吗?…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游客摇着头,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更多的鱼。等到老了,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了。”渔夫说:“可是,现在我已经很悠闲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郑州地铁的微标图案(图案为黄色),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评论,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面对这种情景,无数人在发问,    ①    ?

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痛一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    ②    ,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断定彭宇之责。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    ③  ;如果老人不是被被告撞倒却强诬被告,同样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害。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证明,实现

“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

①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②近年来,中国在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④成就“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⑤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康庄大道

A②③⑥①④⑤  B②④⑥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⑥③  D④①⑥③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