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邢台市第一中学校服图标”,请按合理的顺序写出该图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100 字 (6分)

阅读下面一组句子,以“恐龙时代”为陈述对象重组一个长句子,可以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5 分)
恐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据科学家研究,它生活在距今约2.3亿-6千5百万年间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时期,恐龙曾经是地球的主宰,因此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句式:
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①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
②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
③因为孩子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
④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里很快地夭折了。
⑤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
⑥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A 、⑥④⑤②③① B、⑥④⑤③②①
C、 ③②④⑥⑤① D、⑤③②①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距邢台市区以西大约15公里处,主峰海拔449米,是国家AA级景区,也是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中的“仙翁古洞”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
B.2001年,江苏一考生以“诚信”为话题,用文言文写了一篇题为《赤兔之死》的近九百多字的作文,此文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并打出了满分。
C.晚自习后,为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邢台一中自从加大宿舍管理力度以后,学生们上课困倦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D.邢台市简称邢,别称邢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晋冀鲁三省之间的区域中心城市。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授课,在失重条件下就物体运动的特点、牛顿定律的运用等课题,行了讲解和实验演示,其操作技术之娴熟用目无全牛来形容毫不为过。
B.作家莫言心织笔耕几十年,他的小说《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C.书法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如果真能做到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必有成效。
D.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考古队在对张夺遗址发掘时,又新发现了战国、汉代时期墓葬93座,出土文物260余件;文物类别主要是陶器,其中有一些极具研究价值造型别致的陶俑,至于谁是始作俑者,专家们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现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的,手抄罗马尼亚的,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不【解析】
“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我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而且这阴影始终不散,缭绕听课全程。
讲授《西游记》的猪八戒形象,施教授语出惊人地评议说此为农民典型,教室一下子沉寂下来。那时高喊的是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二把手呢,可猪八戒形象却不怎么高雅,岂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不为所动,严谨地摆出根据:猪八戒的武器钉耙不就是农民用来翻地的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比较笨,农民的脑筋转得不是没城里人快吗?说到此身边开始有些浮动,那时有不少工农子弟。施教授提高声调说:“但是猪八戒最可贵可爱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农民最朴实厚道。”这下教室轻松了。但施教授还是拖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但绝无鄙视农民兄弟。”又十分低调。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但在那时的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本色:艺术至上。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施教授说的我们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2011年7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
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