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贤哉,回也! ②其何以行之哉? B.①文之以...

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贤哉,回也!   ②其何以行之哉?

B①文之以礼乐     ②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C.①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②晨门曰:“奚自?”

D.①吾无隐乎尔。          ②回也非助我者也。

 

C 【解析】 试题分析:C.都是宾语前置句。“谁与”即“与谁”,“奚自”即“自奚”。A.第一句结构上为主谓倒置句,语气上为感叹句;第二句是结构上是介宾短语倒置句,“何以”即“以何”,语气上是疑问句。B.第一句是状语后置句,第二句则为常规句。D.第一句是状语后置句,“乎尔”即“于尔”;第二句是判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且与其从辟人之士 (那么)        来者犹可(改变)

B 举直诸枉(安置)                 天下仁焉(赞许)

C.而谁与之(改变)                 尧舜其犹诸(诟病)

D.士不可以不弘(坚强)            之斯来(号召)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

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

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

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记者采访获知,其实她早已是蜚声国际的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女王”。   

B.北京市政府已经启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加大力度削减机动车、工业、扬尘、燃煤四大类污染排放量,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C.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习近平表示,中方正在同马来西亚等有关国家保持沟通,全力以赴进行搜救,不放弃拯救生命的努力。

D.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经济体制的重大使命,也体现了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外的几个建筑学家对山陕甘会馆很感兴趣,对各式各样的木雕、砖雕、石雕品头论足,他们说在国外少见这种风格的建筑。

B.人们社会生活的日渐丰富和变化带动了新词新语的不断产生和流行,也使一些词语失去生命力,汉语词汇就是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

C.专家指出: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副作用大,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D.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追怀于右任

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被迫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

于右任来台后婉拒了蒋介石给他准备的花园洋房,住进了一所普通公寓——“梅庭”。这是他长年避暑之地,更是避寿、避官说之地。他过寿时,成千上万的人来祝贺,他不胜其扰,过年也是。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经常遭遇各种请托之人,居此亦是为避官说。今日“梅庭”是于右任在台生活唯一留存的居所。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原名伯循,一字诱人,后因有感于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欺凌践踏,遂取谐音“右任”为名。“任”从“衽”字而来,“披发左衽”系受异族统治的象征,而“右衽”则暗含不愿臣服屈辱之志。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于右任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他出版了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对清朝末世嬉笑怒骂,极尽冷嘲热讽。遭通缉后流亡上海,得震旦学院院长马相伯庇护,入震旦公学,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公学,于右任建议校名取“复旦”二字,有不忘震旦及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

1906年11月13日,于右任与孙逸仙于东京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1909年3月,又创《民呼日报》,因抨击时政入狱,后获释。同年8月20日再创办第三份报纸《民吁日报》,因揭发日本暴行而被查封,并再度入狱。1910年9月,愈挫愈勇的他又创《民立报》,《民立报》社是同盟会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民国最早期的报纸,而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

于右任一生写诗、词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极少花前月下之音,断无无病呻吟之句,诗品之高,无人企及。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设宴招待毛泽东,席间两位纵论诗词。于右任由衷赞叹说:“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沁园春·雪》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所写《天净沙》结尾‘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言毕,二人抚掌大笑。

他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世人称为“于草”,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他从不计较高低贵贱,对清贫之士更分文不取。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他也不取一文稿酬。很多人假借其大名,卖字求生,于右任特意关照副官:“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一代文豪林语堂曾评价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

现在其书法作品飙升到天价,但历任要职50多载的于右任,生活节俭,别无长物。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果真是一介“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生性豪爽,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的于右任每到月末,生活便捉襟见肘,有时还要靠借贷度日。他却说:“穷,是我的光荣。”

于右任厚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其健身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的“八段锦”。他每天下午练习一遍,对养生和书法都十分有益。

每当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1962年1月12日,预感来日无多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2日,于右任又怆然而记:“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山要最高者。”1月24日,于右任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思亲思乡,声声如杜鹃啼血。两年后,于右任带着对故乡的不舍与依恋抱憾离世,享年86岁。

遵从于右任遗愿,其安葬地设在台北最高处的观音山巅。在这里,于右任面朝西北,可以永远眺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而融于溪光山色间的“梅庭”,花木扶疏,正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已然飘逝的如烟往事。

注:①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八九”代指不如意事,“一二”代指如意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于右任婉拒蒋介石为他准备的花园洋房,可以看出他生性淡泊、不慕富贵,也委婉表达了他和蒋的政见不合。

B本文讲述于右任在多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同时突出其内在精神品质,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敬可叹的长者、名士形象。

C1962年,80多岁高龄的于右任写下《望大陆》一诗,一咏三叹,其情悲切,似乎已经预感到有生之年无法回到大陆,此后又多次表示出葬于山之最高处的意愿。

D客厅的一副对联体现出了于右任简单素朴的生存哲学:不因强求完美而被欲望窒息了心智。从中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参悟之深。

E.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含蓄深沉,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和其他人的评价,大致以时间为序展开,记叙了于右任从求学、为官,直到离世的饱经沧桑、成就卓然的一生。

2.于右任哪些可贵品质令人感叹?请简要概括。(6分)

3.于右任一生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于右任说:“穷,是我的光荣。”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语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