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简要分析。 (5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1.最传神的字是“吞”和“醉”(2)。“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2)。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 2.用典和借代(加上分析共4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颈联是指第三联。最精炼传神的字一般多为动词或形容词。本联两句诗为主谓宾结构,中间用一个动词联结起主语和宾语,可见要赏析的是中间的动词。一“吞”一“醉”,都用了拟人手法,要分析这两个字所表现的内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尾联所用的“五斗米”的典故应该不陌生,用的是陶渊明的故事。渔竿代渔樵生活,柳宗元的《江雪》也刻画了一个隐逸的渔翁形象。“只缘”“辜负”揭示了矛盾心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祜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宜卷甲而之             趋:驱赶

B.宜赐元昊诏,使之处     审:谨慎

C.方西用兵               鄙:边境

D.王安石铜禁           弛:放松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     )(3分)

①皆谓其论出姑息    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③方平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⑥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赵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漕运以汴水为主,因此汴水的畅通意义重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分)

(2) 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罗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以感性、个性、散乱等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自媒体一方面蕴含着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却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自媒体环境下的部分信息存在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涌现出的“微电影”可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又一“符号”,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制作而言,微电影具有与之相区别的审美与价值定位。其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获得了社会广大受众的认可,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所谓“微电影”,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一种以“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为内容特征,以精致、简短、筒约为表现特征的电影。微电影实现了电影从传统精英制作模式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制作,但又脱离于普通拍摄记录的影视作品。实践中,不同视角下的微电影具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其中,自由创作型系个人情感意志的自由表达,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企业定制型则是由企业投资进行制作,内容倾向于广告化、商业化;专业制作型是由专门的影视公司进行制作,以商业化为创作取向。

从当下微电影所反映的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题材来源于现实,“再现”于现实,能够让广大受众置身于剧中,具有纪实性与真实性,系一种纪实的美学。在这一点上,有别于通过各种电影特技来塑造美、抽象美的传统的蒙太奇流派。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微电影在取材源于现实、“照顾”现实的同时,也渗透许多非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如运用再现场景的拍摄手法,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相区别。

当我们在对微电影进行审美鉴赏时,需要从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即应该从微电影剧情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否则便偏离了剧情所反映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义。例如,微电影《京杭运河行》中,从剧中最为典型的“桥和船”画面,衔接到一段段的历史和今天的画卷,从小处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宏大,摆脱了传统“宏观选题”的叙事背景。对此,我们在对剧中所透露的美进行解构时,不能仅就剧中画面进行美的欣赏,应该将其上升到整个京杭大运河宏大的背景中,从大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欣赏。

可见,以“微电影”为典型的现代电影,在传承蒙太奇流派的审美构造时,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倾向于纪实主义的审美构造。该种审美构造或许可以说是奇观化、平庸化,但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广大受众感同身受,以塑造其内在的美。

【注】蒙太奇:指剪接组合镜头,以形成完整的电影片。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具有自主、自我、自由的典型特征,其传播信息的方式县有感性、个性、散乱等特点。

B.“微电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等具体体现了“微”的特点。

C.“微电影”之所以成为时代发展的“符号”,是由于其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

D.“微电影”具有精致、简短、简约的表现特征,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

2.下列对“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的分析与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的“微电影”,凭借“奇观化”“平庸化”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这一点上区别于传统电影制作。

B.“微电影”实现了从传统精英制作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制作。

C.从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的题材来源于现实,又“再现”于现实,其纪实的美学特征有别于传统的蒙太奇流派。

D.“微电影”取材源于现实,但也采用许多非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与传统的电视纪录片有一定区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存在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能够造成部分信息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结果。

B.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微电影”可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这三类中只有自由创作型不以营利为追求目标。

C.文中举《京杭运河行》的例子,说明了微电影的欣赏要透过剧情对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

D.与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不同,“微电影”兼顾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以内在的真实性塑造内在的美,来赢得广大受众。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划线例句,仿写两个句子,注意句式一致,内容相关联。(4分)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

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

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

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

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

A.①④②③⑤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