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甘山之甘 王剑冰 ①我们来甘山的时候,已是深秋。甘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甘山之甘

王剑冰

我们来甘山的时候,已是深秋。甘山上一片艳丽的色彩。

上午阳光斜射,把一片片树叶都染亮了,聚在树的下面往上看,看得魂牵梦绕。那是城里少见的色彩,每片叶子都在风中旋转。

最好看的是甘山的柿树。柿子红在枝上,叶子遮不住,就让它们把一棵树渲染成红艳。甘山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柿子树,时间再深些,树上的叶子会全部落完,惟剩了一树的柿子,那时就像挂着一树的灯笼。随着风的摇,熟透的柿子会掉落下来,你只需伸出手,就能得到一枚甘甜。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

有人说,在平原地带,过去遇荒年会饿死很多人,而甘山一带这样的事却很少发生,山上可以果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这里就像一片世外桃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而且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山里出好颜色,陪同我们的两个女子,说到甘山总是眉飞色舞,显出难抑的自豪。这帮子写散文的都说她们像甘山的散文。一个男士还真同她们探讨起散文来,说不清是形散还是神聚,是开头还是结尾。

风越大了,树上的叶子可劲地旋,满树都是红色的响,而后满山都是。而后就看到一片红的舞。真正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云就是叶,纷纷地扬,哗哗地响,整个甘山欢动了。

走在山道上的时候,觉得是雨,那是叶子刷刷啦啦地落,你真是想象不到有多少叶子在落,就像天女在散花,风这时就是天女,那叶子落在身上,落在脸上,迷了眼,乱了心。脚下一会就成了松软的地毯。

伴着响的还有蜿蜒而下的山溪,清清的水上也漂了一层的叶,有些叶子落下又变黄了,红红黄黄的更有了色彩。色彩被山溪输送带似的送向山外,像一条泼满胭脂的香溪。

还真是想到一个女子,杨玉环,这陕县老杨家的女子,她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可是住过地坑院?昨晚大家从平地上下到建在地下的四合院的时候,简直要惊叫了,仰头看天,天成了方的,像打开了一扇天窗,一窗的黑,在城里从来没感到这么的黑,也就越发地感到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四合院是窑洞的聚集,一孔孔的窗子透出一格格的光亮,显示着生活的活力。有的地坑院,已经过了数千年时光。静静的乡间,哪户小门吱呀一闪,就闪出个杨家的女子。杨玉环一定在这甘山不远,周围的百姓都这么说。说不定也来甘山赏过红叶,吃过这里的柿子。也是走过那条官道,翻过那架不大的山包,山上至今还留着深深的车辙。杨玉环在这里出落得天生丽质,像一颗红透的柿子,被大唐摘走了。由此便有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在甘山的红里走,在甘山的风里走,竟就见到一对对的男女,笑着、跑着,迎着风,迎着叶,感染着爱情的浪漫。他们同甘山融在了一起。

喝了甘山的水,品着甘山的特产,感受着甘山的红和甘山的笑,就觉得,甘山是让人心甘的,情愿地来,心甘地去,留一生的好想头。

等我们跑出树林深处,一片开阔之中,竟又看到了一棵棵的红柿树,风和雨越猛,柿子树就越见出鲜亮和红润。甘山红叶中,柿树或许成了最后的坚守。

(原载《散文》2012年第5期,有删改)

1.请概括这篇散文中甘山有哪些特点。(4分)

2.这篇散文中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4分)

3.这篇散文中多处写到甘山的柿子树(柿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

4.请探究这篇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甘山的人性美。(6分)

 

1.色彩艳丽,画面诗意,物产丰饶,绿色生态,充满活力。(答对一点得1分,给完4分为止) 2.虚实结合(1分),虚写杨玉环的故事,增强了散文的文化意蕴,使得甘山有了历史的积淀(1分);实写眼前的四合院、窗子透出的光亮,表现出甘山人生活富有活力(1分)。这一虚一实,虚实相结合,突出甘山是“让人心甘的,情愿地来,心甘地去,留一生的好想头”(1分)特点(意思对即可)。 3.紧扣题目:熟透的柿子十分甘甜,照应题目中的“甘”。渲染环境:漫山的柿子树,突出甘山的红,给深秋时节的甘山增添了诗意。象征意蕴:象征着不管风和雨,都坚守甘山的淳朴的当地人民。(每点2分,给完6分为止) 4.穿越数千年时光的地坑院生活的温馨;“甘山散文”般的山村女孩,她们落落大方,对家乡难抑的自豪,以及对文学的热爱,所表现出来的质朴和热情;甘山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甘山当地人民历经“风雨”的坚韧。(答对一点得2分,给完6分为止)(只要从文本出发,并且能归结到“人性美”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环境特点的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本中先找出描写甘山的关键词句,然后加以概括,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遗漏答题要点。第一、二段写出甘山的色彩艳丽;第三段写出甘山的画面诗意;第四段写出甘山的特产丰富、绿色环保;整体上可归纳出甘山充满活力。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艺术手法的考查。这里主要考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实”,指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虚”,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作者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作者主观想象的部分。其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等等。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考查。这类型的题目,我们要多角度地去挖掘,可以从文本的思想性、艺术手法的表现力等方面考虑,这样,尽可能全面解答。“熟透的柿子会掉落下来,你只需伸出手,就能得到一枚甘甜”照应了题目中的“甘”;“它们把一棵树渲染成红艳。甘山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柿子树” “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写出甘山的诗意。另外,写树是为了写人,写柿子树的坚守也就是写人的坚守,所以作者写柿子树也是象征人。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文本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究。结合文本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探究,答题时,要紧扣题干中的“人性美”。本文写到现实中甘山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在第五自然段,“陪同我们的两个女子……像甘山的散文”,她们热爱甘山,质朴纯洁,说到甘山“总是眉飞色舞,显出难抑的自豪”;能和作家谈论散文,可见其热爱文学。第二处是在第十自然段“一对对的男女,笑着、跑着,迎着风,迎着叶,感染着爱情的浪漫。他们同甘山融在了一起”,写出甘山人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没有直接写到人,却暗示的在文章最后,“甘山红叶中,柿树或许成了最后的坚守”,写出了坚守之美。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4)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6)______________, 西北望, 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老子·第四十五》)

(8)             , 鸟鸣山更幽 。                      (王籍《入若耶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晚悲怀

[宋]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注],待看年华几许长。

【注】壶中句: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

1.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2.尾联是如何抒发感情的?(3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砺,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的砺:明亮鲜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其相之欢                          得: 投合

B.子春以其职事京师                    走: 离开

C.天下之也                            冲:交通要道

D.而又于其职                         协:配合协调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3分)

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                    芙渠芰荷之的历

苍烟白露而荆棘                            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强烈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

B.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

D.许子春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3分)

(2)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3分)

(3)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4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这幅画的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表现其意境的话,要求:描写和抒情相结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下列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