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砺,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的砺:明亮鲜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其相之欢                          得: 投合

B.子春以其职事京师                    走: 离开

C.天下之也                            冲:交通要道

D.而又于其职                         协:配合协调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3分)

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                    芙渠芰荷之的历

苍烟白露而荆棘                            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强烈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

B.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

D.许子春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3分)

(2)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3分)

(3)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4分)

 

1.B 2.A 3.B 4.(1)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大意1分, “作”、“焉”,各1分) (2)扩建东园中心,把它作为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它的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园子。(大意1分,“敞”使……宽敞、扩建1分,“辟”1分,“圃” 1分。) (3)四方往来的宾客,我们在这里与他们同享欢乐,难道仅仅是偏爱我们三个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1分,“私”1分,岂……哉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走”应为“到”之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③⑥建园前的荒凉;⑤想象中的行为。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作者并未亲到东园,为园作记只是根据一幅图和许子春的介绍。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作”,建造;“焉”,兼词,于之,到那里。(2)“敞”,使……宽敞、扩建;“辟”,开辟;“圃”,园子。(3)“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往来的宾客;“私”,偏爱;“岂……哉”,难道……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游动的鱼儿,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得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这幅画的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表现其意境的话,要求:描写和抒情相结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下列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的。

C.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D.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千字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项是(     )(3分)

A.异/傺   果   /功亏一    入为出

B.怪静   念/量   孔/灯影幢    车/头转向

C.红/薄   /竹   /三年五     首/无之谈

D.合/贴   梯∕琴   骨/言简意    烂/私舞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必仰视,也无须俯视;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请以“平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