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 ①君不见青海头                           ,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②辛苦遭逢起一经,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①今也制民之产,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陆游)

③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苏轼)

 

(1)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⑵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千载谁堪伯仲间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烦”“寥”“絮”“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雍陶(805—?)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养疴傲世。不知所终。

1.本诗前两联景物搭配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2.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题3分)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有数,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薄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其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亲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至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谴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薄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那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读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贵刺就房谒之,逐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侯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苦身老      投:接近          B.政严猛 尚:尚且

C.其年称大    化:转变          D.虽在居 宴:安闲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仇览重视教育感化的一项是 ( )

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②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③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                 ④譬以祸福之方,元卒成孝子。

⑤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⑥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仇览为官,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教化,使被母亲控告不孝的陈元成为孝子。

B.王涣对仇览不治罪而感化陈元的一类做法不满,于是仇览离任去太学学习。

C.仇览在太学坚定心志专心学习,当时游谈成风,他不参与,使郭林宗由衷饮佩。

D.仇览学毕回乡,看重操守,不愿做官,居家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儿女。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5分) 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                                                                                          

② (5分)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不能走工业化的道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

B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而它们的宗旨和追求是完全一样的。

C 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事,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荀子、王夫之等人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要尊重自然规律,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演变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从某种角度上说,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中国谋求更好的发展的一个机遇。

D一个“度”字不仅表现了中国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因而也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度”体现出的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民族特别伟大的原因。

C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D 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它比工业文明更为先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一周年之际,中国文联与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 员会和大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沉甸甸的画集《历史的硝烟血染的记忆——老艺 家笔下的抗日战争》。                           ;              ,         ;                      ,             ;也有当今后起之秀的最新创作,显现着当下青年人对那段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①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青年画家的许多作品

   ②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③这里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木刻、漫画、宣传画、油画、国画等作品

   ④充满了深沉的悲愤与战斗的激情

   ⑤它们高昂着英雄主义,洋溢着真诚与理想

   ⑥有上世纪四十年代亲历战争苦难的老艺术家们的作品

A. ③④⑥②①⑤     B.③⑤⑥②①④      C.③②⑥④①⑤      D.③④⑥⑤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辽宁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正全力以赴打造全国最大的制革示范基地,向着实现千亿元皮革产业集群目标,早日实现国人的皮革梦。

B.如果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下观察,“双11”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号,更是一场电商大战和数亿网民的购物狂欢。

C.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多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愿景化为了现实,多少普通人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D. 由于菲律宾群岛恰好位于台风路径上,因此每年大约有80%(20次)左右的台风会光顾菲律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