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6分)

    例句: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一点,也会驱走黯淡;

         梦想之于人生,正如色彩之于白纸,即使一抹,也会带来绚烂。

 

[示例]①友谊之于人生,正如清风之于炎夏,即使一缕,也会驱走烦躁;②友谊之于人生,正如甘泉之于沙漠,即使一汪,也会带来生机。(每句3分,其中句意连贯1分,比喻修辞1分,句式与例句相同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仿写题,既要弄明白示例在句式和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还要弄明白示例在内容和情感方面的指向。题中,示例在句式上的特点为:“……之于……,正如……之于……,即使一……(量词),也会……”,所用的修辞方法有拟人、比喻等。答题时必须注意到这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漫画反映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种什么现象?(2分)

2)对此类现象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2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5分)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 是出于什么原因, 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  ③ 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  ④ 坏,  ⑤ 坏不到哪里去。验之现实,大致不错。以文学钻营的人,则另当别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黑土                         巴金

乔治·布朗德斯在他的《俄罗斯印象记》的末尾写过这样的话:“黑土,肥沃的土地,新的土地,百谷的土地……给人们心中充满了悒郁和希望的广阔无垠的原野……” 我只记得这两句,因为它们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也知道一些关于黑土的事。

我在短篇小说《将军》里借着中国茶房的嘴说了一个黑土的故事:一个流落在上海的俄国人,常常带着一个小袋子到咖啡店去,“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要了一杯咖啡,就从袋子里倒出了一些东西……全是土,全是黑土。他把土全倒在桌上,就望着土流眼泪。”他有一次还对那个中国茶房说:“这是俄罗斯母亲的黑土。”

这是真实的故事,我在巴黎听见一个朋友对我讲的。他在那里一家白俄的咖啡店里看见这个可感动的情景。我以后也在一部法国影片里见到和这类似的场面。对着黑土垂泪,这不仅是普通怀乡病的表现,这里面应该含着深的悒郁和希望。

我每次想起黑土的故事,我就仿佛看见:那黑土一粒一粒、一堆一堆地在眼前伸展出去,成了一片无垠的大草原,沉默的,坚强的,连续不断的,孕育着一切的,在那上面动着无数的黑影,沉默的,坚强的,劳苦的……这幻景我后来也写在小说《将军》里面了。

不错,我们每个人(不管我们的国籍如何)都从土地里出来,又要回到土地里去。我们都是土地的儿女。土地是我们的母亲。

但是我想到了红土。对于红土的故事我是永不能忘记的。在我的文章里常常有“耀眼的红土”的句子。的确我们的南方的土地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可惜非常短促)就是在那样的土地上度过的。

土的颜色说是红,也许不恰当,或者实际上是赭,再不然便是深黄。但是它们最初给我的印象是红色,而且在我的眼前发亮。

我好几次和朋友们坐在车子里,看着一座一座的小山往我们的后面退去。车子在新的、柔软的红土上面滚动。在那一片明亮的红色上点缀着五月的新绿。不,我应该说一丛一丛的展示着生命的美丽和相思树散布在我们的四周。它们飘过我的眼前,又往我身后飞驰去了。茂盛的树叶给了我不少的希望,它们证实了朋友们的话;红色的土壤驱散了我从上海带来的悒郁。我的心跟着车子的滚动变得愈年轻了。朋友们还带着乐观不住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我渐渐地被引入另一个境界里去了,我仿佛就生活在他们的故事中间。

是的,有一个时候,我的确在那些好心的友人中间过了一些日子,我自己也仿佛成了故事中的人物。白天在荒凉的园子里草地上,或者寂寞的公园里凉亭的栏杆上,我们兴奋地谈论着那些使我们的血沸腾的问题。晚上我们打着火把,走过黑暗的窄巷,听见带着威胁似的狗吠,到一个古老的院子去捶油漆脱落的木门。在那个阴暗的旧式房间里,围着一盏发出微光的煤油灯,大家怀着献身的热情,准备找一个机会牺牲自己。

在这里每个人都不会为他个人的事情烦心,每个人都没有一点顾虑。我们的目标是“群”,是“事业”;我们的口号是“坦白”。

在那些时候,我简直忘掉寂寞,忘掉了一切的阴影。个人融合在群体中间,我的“自己”也在那些大量的友人中间消失了。友爱包围着我,也包围着这里的每一个人。这是互相的,而且是自发的。因为我是从远方来的客人,他们对我特别爱护。

我也想照布朗德斯那样地赞叹道:红土,肥沃的土地,新的土地,百谷的土地……给人们心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的广阔无垠的原野……”我用了“快乐”代替布朗德斯的“悒郁”,因为时代不同了,因为我们南方的青年是不知道“悒郁”的。

但是在那灿烂的红土上开始出现了敌人铁骑的影子了。那许多年轻人会牺牲一切,保卫他们的可爱的土地。我想象着那如火如荼的斗争。

有一天我也会响应他们的呼唤,再到那里去。

1939年春在上海

1.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几类人?为什么要提到这几类人?试做简要分析。(6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对着黑土垂泪,这不仅是普通怀乡病的表现,这里面应该含着深的悒郁和希望

(2)我们每个人(不管我们的国籍如何)都从土地里出来,又要回到土地里去。

3.“红土,肥沃的土地,新的土地,百谷的土地……给人们心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的广阔无垠的原野……”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6分)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构思特点和主题。(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 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4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