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47年,出道不久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青了,伯格曼认定这必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他甚至狂妄地说:“不准剪掉其中任何一个镜头。”并且连试映都没举行,就匆忙地首映。结果让他后悔莫及,拷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彻底失败。

第二天他看着报纸上的影评,痛心疾首。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现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是的。

此后,伯格曼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中,表现得十分勤勉。他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相关的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与镜头的知识。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启程了。最终,他成为了世界现代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一切都会过去 在别人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心灵脆弱者,已经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 ——题记 再远的帆也有迷失的时候,再长的路也有分叉的时候,再漫长的人生也是失败与成功的交错。面对失败,只有弱者才会耿耿于怀,停止不前,强者认为,一切都会过去。 失败是一味良方,能治愈成功路上的弊病,最后终收获成功。每个科学家背后都是无数次失望与希望的煎熬,“发明大王”爱迪生亦是如此,只是电灯泡的发明,他就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令人惋惜的是,在一次家中失火后,爱迪生之前的相关研究资料都化作灰烬,大家都以为爱迪生会倍受打击,然而他只是望着大火淡淡一笑:“太好了!明天又是新起点。”就是这一次次的失败后再前进,才造就了爱迪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我们站久了难免会疲倦,会厌烦,甚至会懈怠,而一次摔倒会让我们更坚定,更加目视远方。 别盯着失败,否则它也会盯上你,要做的只是另寻出路,完善自己。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就选择了完善自身。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苏轼,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仕途坎坷,宦海浮沉。他是北宋改革的牺牲品,也是以王安石改革派与司马光守旧派之间夹缝中生存的一株兰草。多数诗人感慨壮志难酬,但谁又能经历住苏轼一生中的大起大落?就是这样的人生,苏轼也从未消极,而是在文学艺术之上追求更高的造诣,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佳作。 遭遇了失败,就当做一次经验教训,及时改正,一切都会变好。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发展本就坎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几次国民党大围剿更是浓重的一笔。博古等人的错误领斗让共产党损失惨重,丧失了多半的战斗力。但是后来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时纠正了“左”倾错误,为党的前进又注入新活力,指明了方向。遵义会议室党生死攸关的一次转折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正视他,总会迎来光明。 大海有宽阔的胸襟,但有时也会有狂风海浪的燥动,可是,这有什么,在海风吹佛下,一切又是那样平静。失败了,这是必然的,其实也没什么,不要过分在意,只要及时努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弱者,会将失败镌刻在心上;强者,认为一切都会过去! 2、只要明天还在 想要问一问你,有没有过失败的经历?想要问一问你,有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你的答案或许是有,抑或许是没有。但我想要奉上的是一句:“只要明天还在。” 这一刻失败了,你不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只要明天还在,就不应该轻言放弃。 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我素来钦佩。他腹有经纶又足智多谋。可若是没有主上刘备的三顾茅庐,三国中便会少了这样一位奇才吧?刘备这位伯乐,在被拒一次又一次后,仍是满怀诚意与期待去拜访孔明,这才有了《隆中对》,这才有了名满天下的卧龙。 反观楚霸王项羽,再被逼江岸、士卒离散之际,没有选择登上离岸的船,而是拔剑自刎,徒留一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与一声叹息。项羽在这楚汉之争中失败了,在令人们叹惋的同时,人们不禁设想如若当初他登上了离岸之船,楚汉之争的结局是否会不同?待到东山再起时,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仅是古人的教训令我们深省,现今的经验也不曾言少。 红透全球的苹果,在最初也只是一只青涩的小果子。乔布斯初创品牌,旗下只有十几名职员。它的设计理念不被认同,当然也不被人理解。乔布斯却没有放弃,决定自开门户,自成事业。他成功了。乔布斯成就了苹果,而他倾注在苹果之中永不言弃的精神成就了乔布斯。 这一刻失败了,你不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只要明天还在,就应该不轻言放弃,继续前进。 我们没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魄力,但遭遇失败后提醒自己不要放弃也是别种魄力;我们没有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但遭遇失败后仍坚持前进也是别种艰辛。 但,即便是艰辛,我们仍要走下去。 涓涓细流,不会因为一块石子的阻碍而放弃投进大海的决心;灿灿阳光,不会因为树木的荫蔽二停止普照大地的步伐。 不能因为一次失败、一个障碍便止步不前。只要明天还在,就不应该放弃;只要明天还在,就应该继续前进。 3、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又到了深夜。月光在雨水刚消了痕迹的地面投射下斑驳的树影。邻屋,奶奶的鼾声早已响起,妹妹也停止了嬉闹,脸上挂着还未来得及退褪下的笑容,滑进了香甜的梦乡。此时,书桌前的我心中怀揣着信仰,心无旁骛,奋笔疾书。 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柴静的一句话:“最美好的岁月其实就是最痛苦的。” 想来,他是深谙此理儿的。 乌台诗案,他因诽谤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是一次浩劫,也是一场漫长的打坐。在狱中“梦绕神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出狱后,狂热的心彻底平息了。过去的少年豪气,政治上的锋芒毕露,这时好像在焚香默坐间脱胎换骨了。 从此,邀一二友人,驾一叶扁舟于一山一水间畅游。“惟山间之清风,于江上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历经浩劫后的大彻大悟于一词一句间晕染开来,漫了一心血泪。 一切都会过去。正因如此,他才得以于下半生卸下灵魂的负重,活得释然,更活出了超脱。 同样,几千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位须发皆白,步履蹒跚的老者“夜缒而出”,前去劝退了暴戾的秦兵,用智慧与沉着为国家赢得了希望。他的说理一字一句、切中要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不卑不亢,却让敌人退得心服口服。 辅佐三代君王,年逾古稀,却只是一名圉正。但命运始终未将他遗忘,再一次即将当来的战争面前,终被启用,完成了使命。但试想,若被再早几十年启用,历史将会被怎样改写?静水流深,岁月让他更为沉静,最终时光成为了他的圆梦者。 一切都不会过去。最痛苦的岁月,为我们积淀智慧,最终铸造了最美好的岁月。 一代电影大师伯格曼在首部电影的首映彻底失败的经历中,回归沉静与谦逊,在岁月的不断磨练中,终于成就辉煌。 失败是河水,滋养了成功的根基。失败是沃土,呵护着成功的幼苗。过去的失败留下了对往事的思考,为时光赋予质量,铸就了未来的成功。 所有的雨都会停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愿诸君于往昔岁月中静静参悟,以获深远之智慧。 4、阳光依旧明媚 遇到难处,郑板桥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苏轼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说:“再艰难,也会迎头而上,因为阳光明天依旧明媚”。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高考倒计时的100天中,大家都默默坚持着,有时候,一次考试的不如意,便让我听到了放弃与哭泣的声音,但说过哭过之后,有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工作中,时间依旧在继续,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每天都在鞭策着我们。一次失败不能说明什么,明天又是灿烂美好的一天,不必悲伤,不必忧郁,因为阳光依旧明媚。 汪国真有句诗是这样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而我断章取义,截取了前半句“要输就输给追求”,但我不愿这样,每个人都有目标,都有理想,为什么要输给追求?我拥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虽体解吾尤未变,虽九死吾尤未悔。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目标。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们都没有放弃,仍然在为自己呐喊,这不是绝境,这是又一个重生,永不言弃,坚守自己,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希望就在眼前,阳光依旧明媚。 当今社会,不需要大隐隐于世,你要向世人展现自己的锋芒,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但你如果不将自己展现出来,又怎么会有人知道你呢?不要等着伯乐相你,而你要主动去寻找伯乐,将才能展现出来。 漫漫求学路,我们背负着自己的理想,家人的期望,社会的关注,我们感到压力,感到无所适从,但依然咬牙坚持,在最后的这一个日子中,我们将展开冲刺,也许会有人在临近终点时摔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但只要你还能爬起来,你就是最好的,你还不算失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困难是一块垫脚石,它让你爬得更高;困难是一条鞭子,它驱赶着你奔跑;困难是一杯茶,苦涩之后有香醇。 虽然现在雾霾漫天,但只要你昂首向前,明天—阳光依旧明媚。那为你谱写的歌曲,跳动的满是坚持的音符;那为你而生的小草,迸发的满是不屈的力量;而那金秋的树,结着的满是成功的果实。 遇到难处,只要坚持,阳光依旧明媚! 5、梦想在远方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题记 我们口中常常提到的“梦想”,其实是个很虚无的东西,如果你去查字典,就一定会认同我这种观点。然而就在我们奔赴在这条梦想之路上的时候,依旧需要披荆斩棘,需要风雨兼程,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力,需要黑暗之后便会迎来黎明的决心。 世界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初试锋芒的时候,由于意外的事故使他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他心灰意冷,万念俱灭之时,朋友提醒他每天的事情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正如每天的报纸都是新的一样。这样伯格曼便重阵旗鼓,开始了他新的奋斗历程,最终用令人瞩目的成就证明了自己的成功。 若说伯格曼具有很好的抗打击心理,依此取得最后的成功是令人羡慕的,那么苏轼的一生才真正令人敬佩,即使他似乎没有获取仕途的宏达,可他的那份豁达却显得格外不同凡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他,“若是子瞻没有这份豁达,也就不会有那样优秀的诗词书画了。”那句“一蓑烟雨任凭生”的豪气如今依旧荡漾在无数人的胸中。即使他三起三落最终还是未能成功,但他的那颗充满希望的心却未落上半丝灰暗,面对仕途的穷困他并没有颓唐,而是依旧选择迎接次日的太阳。 跌倒了就要爬起来,至于最终有无到达终点都已显得不重要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文化革命让他从一代领导人沦为平民,被遣到工厂做工,领着全家一起忍受着文化大革命的鞭子,当他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的时候,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终于,他带领人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打开与世界相通的窗户,迎来1979年的春天,中国的春天。他那伫立不倒的精神大厦支撑着他赢得光明。 同他们一样,我们这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也会经历一次次的打击与磨难。跌倒了再爬起来,无数伟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这一永恒的话题。 不为某次不理想的考试而心灰意冷;不被路途中的荆棘吓退回去;不因哪次打击而一蹶不振;而是选择用从容的微笑迎接次日的太阳。 正如那句:“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6、明天照样会有报纸 与同学闲谈走过校园,身旁经过一名手拿备考资料,面色凝重的男孩子,对他的印象不全如此,而是路过我身旁时,他嘴里唱着:“不经历风雨,怎那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不经意的一次邂逅,情理之中的感触。是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记忆的浪潮不断涌动,使我想起了一些故事。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成功历程。人们只顾着欣赏电影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又有何人试着探索电影人的内心世界呢?谁知道这样的电影大师曾是第一部电影首映彻底失败的导演呢?没错,是这样的。在1947年《开往印度的船》杀青之后,他也同样对自己对影片相当自信,认定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并且该片没有进行任何删减,也没有举行试映就直接进行首映,结果是彻底失败。他追悔莫及,他看着影评痛心疾首。可他却没有因着此次打击而放弃事业,一句“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改变了他。是的,此后的他没有继续缅怀这次失败带给他的沉痛教训,而是将这些悲愤的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于是,一代电影大师就此启程。 人人都不是能改变乾坤的人,人是有思想力的动物,人不能因着一些事而做情绪的奴隶。谁的人生路上没有犯过错误,我们本不完美,却是在这路上不断完美。而与此同时,没有不劳而获,没有渔翁之利,没有坐享其成。所有的得到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没有人的成功会来的如此安逸,所以,我亲爱的朋友们,别做白日梦。 梦想是用来破灭的,理想是用来实现的。走在现实的路上,这一路可能荆棘丛生,野兽出没,危机四伏,诱惑重重,可是不要失望,不要抱怨,亦不可以胆怯,勇敢的踏上你该走的征途,牢牢握住在自己手中的权力,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你的结果。 那么你通过考验了吗?让我来告诉你结果:恭喜你,你做了你人生航母上的主宰者!你会嗅到弥烂的花香,你会听到清脆的鸟鸣,你会看到胜利的果实,你会收获喜悦和感动。别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你的一生如果不下狠心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优秀;别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人总是要学会量力而行才能做到行动的实干家。 我想,我也在努力,在经历我的风雨,同样,在另一边,属于我的彩虹也在等我冲破一切,成功抵达。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较好的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 事业是建立在认真准备与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的,来不得半点疏忽。 “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充满关心、信任的话语,能使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得到拯救。 心态决定成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沉沦不振。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才能成功。 乐观看待明天。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有据就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友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乎它的高低,而在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查看答案

临近考试,同学们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不超过25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智能手机”下定义。(4分)

①智能手机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②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像个人电脑一样,是独立的。

③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通过所提供的程序来不断扩充功能。

④智能手机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⑤智能手机是在操作系统、功能等方面比较特殊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答:                                                   

 

查看答案

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火山杨

鲍尔·吉原野

在人遭遇劫难之前,地球已遭遇过无数劫难,冰川、汪洋曾经覆盖地球。那些劫难无人知晓——人所能知晓的事情太有限了。山顶岩石里的贝壳化石细微地述说海洋的步履,沙漠里孤兀矗立的石块留下冰川的脚步。

在地球的劫难中,遭劫的并非地球,而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人所能目睹的地球劫难,大约只有火山爆发——地震只是人与人居的劫难——火山喷发之后,地表一片焦土,像我在五大连池所见到的景象。

来到这里,所见到的是如前所说的“一片焦土。”二百多年前这场火山爆发,把埋在山里的黑色玄武岩化为流水,喷射天空,尔后落地,形态如烧过的树一样,成了一段一段的焦炭。

石头从坑底排列到坑沿,块块充满死寂。密密麻麻的石块被火烧死了,匍蔔在地,没有声音,没有流水,没有青草。我们看到了地球当年的劫难和它永不愈合的伤口。

而大自然永不绝望,脆弱的是人而非大自然。离开火山口,在参观其他地方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当年火山把玄武岩化为焰火狂欢之后,这些焰火洒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似焦炭。但在焦岩之上,我看到了萋萋青草,在这里邂逅了生命。我们驱车向前走,穿过了一大片树林。导游停下车,说这是一片火山杨。

火山杨?它们的脚底下就是石头的黑波浪,上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土。这些树貌不惊人,纤弱不直。导游说:这里一根拇指粗的火山杨已经生长了几十年。一棵一米多高的火山杨,有几十米的根扎在地下岩石里盘绕。一米高的、拇指粗的树在地下有几十米的根,这让我惊呆。我想下车摸摸这些树。在火山景区,行人都不可以离开栈道,摸不到树。

它们成精了。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它的几十米的根是为了找到水,它自己就是一口井。当一棵树要这么难吗?命运让它在火山熔岩里当一棵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这些“小”树实际上都是老树。它们跟胸径五六十公分的树有一样的树龄。如果把人放到一个艰苦的地方,他也许会跑掉,但树跑不掉。它不仅要留在这里,还要站立,要活着。我想象这些“小”树在慢慢生长,夏日缺水,冬日是几个月的白雪严寒。对树来说,这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活得太容易等于活得太仓促,太快长粗长大,长完了一生。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的:“倘若存在就是生命,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没什么答案需要回答。”

是的,对火山杨不需要说什么艰难、致敬一类的话,它的存在就是它的生命。它的生命以及所有成败都在它的存在之中,在它的纤弱的躯干和与其他杨树看不出区别的叶子里。对火山杨而言,对静默的山峰、河流和小小石子而言,它们的存在集合了无法知晓的残酷与欢欣,而它们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就这样,这些葱绿的火山杨长在这里。我为树林没有小鸟陪它们有一点遗憾,但这不是问题所在。人说这里还有圆耳朵的小火山兔和细细的火山蛇。我觉得它们活得很壮烈,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很甘美。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                                                                      (选自《文汇报》,2013920,有删节)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2)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2.本文的题目和描写主要对象均为“火山杨”,但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去写地球的劫难和火山遗址?请做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概括“火山杨”的特点。(6分)

4.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