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 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蛩,蟋蟀。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3分)

2.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在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1分)营造出肃杀凄凉又显慷慨悲壮的意境。(2分) 2.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2分)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或壮志难酬的痛苦)(1分),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自然景色(或生活图景),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是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概括意境的特点的时候,可以按以下步骤做:首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抓住意象的特点。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受。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本首诗中前两联主要写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宿雁、江画、寒蛩等意象,营造出肃杀凄凉又显慷慨悲壮的意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前两联所写之景: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蟋蟀回响在四壁。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瓢道人

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又十余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为我召僧来礼忏。”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余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虽小巷间,无丕周遍!一市大惊!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日:“可覆我。”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日:“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余大有疑,以问子。”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①之酒也,三车②之肉也,寒山、拾得③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

[注]①济颠:济公和尚。②三车:唐玄奘弟子,因出行总是一车装满美酒,一车装美女,一车装佛经,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③寒山、拾得:唐朝两个著名的和尚,相传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化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时倭寇方              盛:猖獗

B、久乃                厌:满足

C、悉以自                奉:供养

D有道者,不宜淫且盗    审:确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A、人遂呼一瓢道人       我召僧来礼忏  

B、饮食供侍,拟王者     一日炉灰里取金一挺

C、人此多延款道人       余大有疑,问子 

D、遂覆埋之             余闻大异焉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一瓢道人“癫狂怪诞”的一组是(    ) (3)

①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②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③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  ④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  ⑤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⑥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一瓢道人持一瓢云游浪迹,因而得名,一生遭遇曲折坎坷且又离奇,富有传奇色彩。

B、一瓢道人曾浪游鄂岳,人海战倭,出没吴楚,卖酒淮扬,乞食湖湘,最终殁于澧州。

C、一瓢道人狷狂放达却又学识博杂,行事怪僻,奇谈异论但又多言中,时人讶异惊叹。

D、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三车和尚一样喜欢喝酒吃肉,癫狂难知,评论颇为不屑。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3分)

   (2)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4分)

(3)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A.①③⑤②⑥④ B.②⑥①⑤③④   C.④⑤②③①⑥    D.⑤②⑥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工作。

B.由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近几年广州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从发展趋势看,这一增速却逐年减缓。

C“3•15”不是什么特定的节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诉求和愿望:希望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

D.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大幅度削减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文化在民间却渐行渐远。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前一些传统节日没有被列为法定节日是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能归咎于传统节日没有成为法定假日,春节一直都是法定假日,但其间的一些传统习俗却改弦易辙了。

A渐行渐远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归咎      D.改弦易辙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bò)    闻(fēi)   镜(línɡ   级而上(shè)

B.忸(ní)    酒(xù)     私队(jī)     车斗量(zài)

C.窥(cì)    (xuè)    击机(jiān)   令人指(fà)

D.发(jiào)  旋(wó)   那间(shà)    天人愿(su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