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本词通过三个层次,委婉细腻地抒写对“春”的情感。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这三个层次,然后再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词的情感。(3分)

2.请简要分析“杜宇”、“黄昏”、“潇潇雨”这三个意象在抒情上所起的作用。(4分)

 

1.系春,随春,送春/惜春[3分。“系春、随春、送春”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2分;“惜春”1分。] 2.杜宇的鸣叫,是春残(春归)的标志,从而触发了词人对春之难留的愁苦情怀。 “黄昏”与“潇潇雨”,则通过环境的渲染,进一步强化了词人“送春”的惜别之情。 [4分。对“杜宇”的分析,2分;对“潇潇雨”的分析,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可抓住这首词的关键词进行概括即可,如由“欲系青春”可概括为“系春”;由“随春且看归何处”可概括为“随春”;由“把酒送春春不语”可概括为“送春”;结合着这首词的三个层次,感悟整体意境,便可得出词人对春的怜惜,故可概括为“惜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可根据这三个意象词所构成的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其抒发的情感。由“杜宇”可联想到杜鹃啼血的凄凉,在词中暗示了春将归去的情景,故由此可体会出词人的愁苦情怀。由“黄昏”与“潇潇雨”,可联想到在环境气氛方面所表现出的凄凉,由此可体会出词人的惜春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为真。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嘉平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民夷。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选自《三国志魏志·满田牵郭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文帝:即曹丕。③假节:与下文的“持节”,皆为魏晋时期的官职名称。④司马宣王:即司马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备疑不渡                陈:列阵

B.故计远近为                稽:延误

C蜀兵大至,淮击之            逆:预先

D.外征寇虏,内民夷            安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欲依水为陈拒之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昔禹会诸侯涂山    

臣闻五帝先教导民              是以自知免防风之诛也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溥天同庆卿最留迟              淮辄先使人推问亲理

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          夜果攻阳遂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B.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C.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D.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淮被太祖曹操任命为夏侯渊的司马,在夏侯渊遇害之际,能及时稳定军心,并在阻击刘备一役中出奇计,深得曹操嘉许,被赐爵关内侯。

B.郭淮在祝贺文帝登基时迟到,受到文帝斥责,但他却巧妙地将文帝与太平盛世时的五帝、夏后相类比,使文帝转怒为喜,并给他升官封侯。

C.郭淮与诸葛亮对阵,先是估计到对手会夺取北原,后又识破对手挥师西进是虚张声势,于是事先在北原构筑好营垒,最终挫败对手的谋算。

D.郭淮在关西地区主政三十多年,无论是征讨来敌,还是绥靖地方,都功绩卓著,因此,皇帝下诏嘉奖,授予他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等官职。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以状闻,太祖善之。(3分)

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4分)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郭淮行军作战“方策精详”(计谋精确缜密)。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          ;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             。自从人类能够自由思考以来,他们的行动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赖于他们对于世界与人生的各种理论,                         

①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

②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③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④这种交互作用贯穿着许多世纪

⑤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一点在今天正像在已往任何时候是同样地真确

A①②⑥⑤③④                    B②①④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②①⑥③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庆丰包子铺由于习近平主席一次偶然的光顾,他们的包子一时间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老店迎来新发展。

B.电视剧《新天龙八部》因其夸张的造型、离奇的剧情以及众多的穿帮镜头,引起观众狂批,被称为又一部“毁经典”的作品。

C.广州地铁六号线的建成对于解决金沙洲地区的交通压力,加快萝岗地区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向东、西方向的延伸有重要意义。

D.南非总统曼德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他也因此深受世界人民所赞誉。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应试竞争的高烧不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呼唤教育改革的声音一直不绝如缕。随着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全国层面以及各地酝酿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呼之欲出。对此,有专家认为,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出全面部署,需要全民戮力同心,仅改革高考考试本身,对大学招生及育人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无异于隔靴搔痒

A.不绝如缕    B.部署    C.戮力同心    D.隔靴搔痒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通    棘/冲刺    /人所难

B/萃    芳/    弃/手可得

C何/按    栏/除    道/万人空

D/伤    热/整    旗/力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