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850-903)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850-903)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他死后三年唐王朝灭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1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2分)(乐景的介绍为1分,作者的感受为1分)(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借代等,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惜春之情(1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1分)。②流离之苦(或:漂泊之苦)(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③身世之悲(或:壮志难酬)(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无人赏识的写照(1分)。④家国之思(或:心系国家)(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1分)。(四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根据首联中的关键词,展开联想和形象。“红艳出墙”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美好;“独愁”体现的是作者的愁绪,由此可得出首联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可结合着诗句大意来体会诗歌意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可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注释来从整体上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再结合着具体的诗句体会。首联一个“愁”字奠定了诗歌的基调,杏花开放,春光无限美好,自己却无法尽情欣赏,表现了诗人的惜春之情。颔联“更难留”表现出了晚唐时期,“安史之乱”后,诗人颠沛流离,漂泊在外,深受漂泊之苦。颈联“蝶未游”一词表现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的现实,暗示自己壮志难酬的孤独之情。尾联一个“忆”字,表现了诗人触景生情,怀念当年在长安的美好生活,由此引申出诗人心系国家的情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何实

何实,字诚卿,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太祖。寻以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于实,实厉声叱曰:“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徒自毙耳!”乃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归。

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欣跃,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神水县,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矢以励之。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陵州,遇寇,实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实。

是日,赐坐,论军中故事,良久,曰:“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征行元帅,后当重任。”实叩头谢曰:“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枪,右臂不能举,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身,臣足矣。”帝默然不悦,令射以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使人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宣命,充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子孙其爵。

丁巳,卒于博。                           

(《元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①拊髀:拍打着大腿。②按堵:安居,安定。③宣命:皇帝的诏命。④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叛于实              谋 :商量   

B.乃户口一万              籍:登记

C.陵州,遇寇              次:前往

D.子孙其爵                世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先北京人                   远近之民,慕雄略

B.遣使纳款太祖               臣足矣

C.实左右射之                 赐坐,论军中故事

D.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朕欲授征行元帅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C.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 大将军木华黎和何实讨论军事,得知何实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对何实十分欣赏,把他引见给了太祖。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何实身体真的不佳,何实又坚决地拒绝了十几次后,才同意了何实的奏请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3分)

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4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世界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⑥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能让社会用证单位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身份证被违法冒用。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C.道路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大程度缓解交通,广州推出了部分路段“限行”“限外”,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8月,梅州市公开拍卖35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程中,多辆年份较新、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25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日本政府近来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置若罔闻,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A闹剧     B死灰复燃     C行径     D无可厚非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闻              赏/手                 处理/方 

B/             校对/发酵                 /

C祷/长              雕/见                 大/

D毫/翩跹              吝/褪色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