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八选六,每空1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4)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5)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6)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8)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2.分析诗歌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阵,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列传二百九》)
1.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 虚:弄空
B.各船置火枪 置:放置
C.径犯重围 径:直径
D.乃别文焕东下 东:向东
2.下列各项都能表明“张贵勇猛”的一项是(3分)
①被介胄,执弓矢 ②乘风破浪,径犯重围
③大兵邀击,以死拒战 ④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⑤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阳被围困五年,宋军为了给城中的守军送给养,于是造了上百艘特殊的船只,选拔了三千勇士,让他们突围进城。
B.张顺、张贵都是民兵部将,一人被称为“矮张”,一人被称为“竹园张”,在军队招募敢死队时,二人被选为敢死队的首领。
C.在给襄阳城的守军送给养时,张贵在前面开路,张顺在后面压阵。结果攻破防线进入城中,发现张顺失踪了。
D.张贵在龙尾洲被北军围住后,仍然拼命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敌军俘虏。因为不屈服,他被杀。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5分)
(2)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低碳”不一定“环保”
袁志彬
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效应早已超越了经济全球化。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件事像气候变化那样,把全世界各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还有人对是否存在全球变暖的事实存有怀疑,但是这并不影响气候变化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国际局势以及未来人类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在这样的大潮下,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势必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别让气候变化掩盖了中国的环境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事情。两者既有交叉的部分,也有很多不同。共同交叉的地方就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低碳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和煤炭使用中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不同的地方更多,比如水污染和垃圾等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的联系就不是太密切。
在我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调低碳发展的同时,要警惕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加剧。例如,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许多城市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加快电动车的发展。从低碳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如果过快发展电动车,尽管减少了传统汽车的尾气排放,但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电池的回收及其导致的污染等。这说明,通过低碳发展有可能减少空气污染,但同时有可能加剧其他污染,如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另外,为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我国已采取措施加快核电的发展,但过快发展也将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核废料的处置等。还有盲目快速发展生物能源,也会引发与粮食争地等矛盾。
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形势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一般的环境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因此当前把应对气候变化当作“主流”大事来抓。我们国家不一样,除了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外,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环境总体上处于恶化趋势,不仅对国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也影响和制约中国产业升级和出口贸易(各种环境标准和绿色壁垒的制约)。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同时还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环境污染问题基本上属于本地化问题,可跨国转移的环境问题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还往往受到国际环境公约的制约)。在这样的形势下,解决中国自己的环境问题,不能太指望国际社会,需要我们“自力更生”。当然,在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过程中,要积极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总之,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低碳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中国除了承担必要的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外,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简单盲目地跟着西方发达国家跑。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联系与区别”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环境的污染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所以环境保护对防止气候变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气候变化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国际局势,以及未来人类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而环境保护则只是各国自己的事情。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进而减少二氧化碳和煤炭使用中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交叉部分。
D.水污染和垃圾等问题主要是环境问题而与气候变化没有联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要求低碳发展。
2.下列各项不属于“‘低碳’不一定‘环保’”的理由的一项是
A.气候变化掩盖了中国的环境问题,使中国一些城市一味的追求低碳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B.从低碳发展的角度来看鼓励和加快电动车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电池的回收及其导致的污染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C.过快发展核电,将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盲目快速发展生物能源,也会引发与粮食争地等矛盾。
D.低碳发展有可能减少空气污染,但同时也有可能加剧其他污染,如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作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当作“主流”大事来抓,是因为他们早已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一般的环境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
B.我国的环境总体上处于恶化趋势,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的。
C.在解决中国环境过程中,我们既不能简单盲目地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也不能指望国际社会,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开创自己的环保之路。
D.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中国除了承担必要的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外,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简单盲目地效仿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经过公选后才悬挂的,该班的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的“表示赞同”。
你如何看待这则标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大学毕业生王晓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下面是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6分)
尊敬的XX老师:
欣闻您是家父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日理万机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惊喜。
此致
敬礼
王晓明
2014年5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