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 2月19日,三幅巨型...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

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立即有许多人驻足欣赏。最大的一幅宣传画宽40米、高10米,围观的人禁不住伸手摸:“嘿,布的,跟真的一样。”负责喷绘宣传画的季先生告诉记者,宣传画的确是布的,之所以看起来跟照片一样,是因为用了电脑喷绘技术。这种“宣传布”织得很密,经过特殊处理,自洁性很好,布沾上灰尘后,下雨一冲刷就可以跟新的一样,基本不褪色。

先生11年前曾经为亚运会画过宣传画。那时是几个人拎着油漆桶,爬上脚手架,在铁皮上按照画好的格子刷颜色。那种广告牌特别怕风吹雨打,很容易失真,而且不能复制。

 

 

 

 

 

 

 

 

 

 

 

 

 

 

 

 

 

 

 

 

 

 

 

 

 

 

 

 

 

 

 

 

 

 

 

 

 

 

 

 

 

2月19日,用电脑喷绘技术喷绘的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亮相。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概括为一句话即可。由“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为主要信息内容,从下段与上段内容相比,可得出“电脑喷绘技术”,由此可得出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4分)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答题栏表中。

不得体的词语

 

 

 

 

改  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               ,善假于物也。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梦”“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4分)

2.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后面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弃甲兵而走                         曳:拖着。

B.不百步耳                           直:只是,不过。

C.罟不入洿池                         数:读作cù,数量多。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制止,约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而已            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B.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①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②以其无礼

D.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               ②朝济昔设版焉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七十者帛食肉

C.吾道也,失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同列

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以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体设计之高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的程度。在我们引以自豪的大脑皮质中,思维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神经网络由大约六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包含着数不清的连接。这些神经元排成6层,每层都有一百多万列;而每一列又有约一千个细胞。如此完美的设计,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其各部分之总和,以至产生了“自我意识”。单从性能上看,大脑能把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编码记忆存储在细胞构成的存储器中。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就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检索出来!

然而人体里虽然有数千个令人感叹的精美之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中,有些甚至看起来是不可饶恕的!

近视,让至少有1/4的人饱受其苦,而摆脱不了眼镜这个累赘,除非大着胆子去动手术。像眼睛这样高档的摄像机造物主都设计出来了,却为何不能再配备一只小巧的生物眼镜以便我们需要时,在眼睛中自动地“架上”?庞大而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能够将养分精确地输送到全身10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却会忘记打扫沉积在动脉壁上的胆固醇,结果使缺陷的设计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

大自然这样的旷世大师不可能留下如此多的败笔。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有缺陷的设计,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断掉的手指不能再生,而只能愈合呢?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自然选择无法精确地将极少数几个拥有断指再生能力的原始人选择出来。第二,如若具备这种断指再生能力,那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权衡利弊,自然选择淘汰了这种过度的尽管是有用的再生能力。为什么我们的骨骼是空心的,而空心的骨骼更易被折断?原因是实心的骨骼会更沉重,使行动更迟缓。这对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类来说是致命的。他将无法逃脱猛兽追逐,也无法追上自己要捕获的佳肴。且实心骨骼将使体重增加,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这对时刻处于食物短缺危机之中的原始人是不利的。

自然选择也绝不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设计超标,因为那样做是不值得的。把身体的某个部分设计得比其他部分更耐用并无意义。当整个生物个体死亡时,那些还完好无损的部分也将随之变得毫无价值。

回望已经流逝的数百万年的时间,自然选择不屈不挠地对人体不间断地小修小补。所有能够完美的地方都完美了,所有必须妥协的地方都做出了最小的让步。强大的免疫系统让我们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但也会带来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为了保证必要的组织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甚至付出了可能会启动癌症的代价,但所有这些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期待下一个微小却立竿见影的进化!

1.下列对“自我意识”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指能够认识自身优缺点的意识。

B.是指人的大脑产生的能认识自身肢体缺陷的一种意识。

C.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D.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自我修补的能力。

2.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作”的一项是(     )

A.让至少1/4的人饱受痛苦的近视眼。

B.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的动脉血管。

C.容易折断的空心的骨骼。

D.把生活中经历的点滴记忆都储存起来的大脑。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选择还将不屈不挠地对人体进行不间断地小修小补,一直到最终十全十美为止。

B.随着自然进化,人体中那些“粗疏之作”的部分将可能得到改进。

C.当我们战胜旧的病症时,新的疾病有可能正潜滋暗长。

D.优化人体部件的最佳方案,也容忍某些遗憾,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