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媒体流行语有:①中国梦②光盘③土豪④女汉子⑤逆袭⑥点赞⑦家风⑧高端大气上档次⑨时间都去哪了等。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组合在一起,用另一个方式显现着这个时代的特点。
请任选其中三个流行语,扩展成一组语意连贯的句子,对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社会风貌进行简要描述.不少于60字。(4分)
请仿照例句的修辞和句式,在“高三”“大学”中任选一词,写一段话。(不超过40字)(4分)
示例:年龄,人生历程中的一把尺子,只能测量出你生命的长短,却无法丈量生命的深度与厚度。
将下列语句排列成一个语意连贯、意思明确的句子。(4分)(答案只写序号)
①孔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
②孔子是人类的慧根
③尊古但不守旧,坚守却能应变
④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
⑤创新与包容的禀赋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
⑥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3)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 ,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6)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春日
陈子龙
雨外黄昏花外晓,催得流年,有恨何时了?燕子又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
午梦阑珊归梦杳,醒后思量,踏遍闲庭草。几度东风人意恼,深深院落芳心小。
【注】陈子龙,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曾追随南明福王,后辞归;后举兵抗清被俘殉难。
1.作者在上阕说“有恨何时了”,请简要说明“恨”的内涵。(4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师丹字仲公,琅琊东武人也。治《诗》,事匡衡。元帝末,为博士。建始中出为东平王太傅。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光举丹论议深博、廉正守道,征入为丞相司直。成帝末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领尚书事,遂代王莽为大司马。
初,哀帝即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言:“秦庄衷王母本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事下有司,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知皇太后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上新立,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复下其议,有司皆是褒、犹言。丹议独曰:“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无二上之义也。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丹由是渐不合上意。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①行道人遍持其书。上以问朝臣,皆对日:“大臣奏事泄而令其流闻四方,乃显谏求忠。”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不敬。
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成、炔钦上书言:“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丹。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上贬成、钦秩各二等,遂策免丹。
平帝即位,征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食故邑。数月,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先圣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故定陶太后造称僭号,甚悖义理。关内侯师丹端诚于国,不顾患难,执忠节,据圣法,明尊卑之制,可谓社稷之臣矣。有司条奏邪臣建定称号者已放退,而丹功赏未加,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其以厚丘之中乡户二千一百封丹,为义阳侯。”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封事:古代臣下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诗》,事匡衡 治:研习
B.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 称:称赞
C.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 厌:使……心服
D.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 章: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下一统,而称亡秦以为比喻 ②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B.①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C.①关内侯师丹端诚于国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①其以厚丘之中乡户二千一百封丹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师丹“忠心为国”的一组是
①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
②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③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
④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⑤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
⑥执忠节,据圣法,明尊卑之制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丹曾以匡衡为师,出任过东平王太傅。后因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光的推荐人京做了丞相司直。
B.师丹曾与王莽一起先后反对过高昌侯董宏上书尊称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的建议与郎中令泠褒等人的上书。
C.师丹曾经因属下私自写下奏章草稿被廷尉以大不敬罪弹劾。后为之申辩的两名给事中被降级,师丹被免职。
D.师丹在汉平帝即位后被赐爵关内侯.享食原来的封邑。后来,太皇太后认为师丹忠诚国家,封他为义阳侯。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上复下其议,有司皆是褒、犹言。(3分)
(2)大臣奏事泄而令其流闻四方,乃显谏求忠。(4分)
(3)夫褒有德,赏元功,先圣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