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1. 这首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2分),表现了主人公漂泊羁旅,思念亲人的痛苦与惆怅之情。(2分) 2. 画线句以“兰泽”、“芳草”两个意象,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高雅(2分),也体现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纯洁而美好(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原来这车站和铁路线离山海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向北张望,心想能远远地眺望一下也好。                和从四野里升腾起来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似的,迷离难辨。

①时已黄昏   ②竭力张望   ③任是瞪大了眼睛   ④苍茫的暮色   ⑤只有隐隐约约的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   ⑥也望不见山海关   ⑦笼罩着大地

A④③②⑥①⑦⑤   B①④⑦③②⑥⑤   C①③②④⑦⑥⑤   D④⑦①⑤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对于那些只顾利益,肆意向河里排放污水的企业,难道就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B.近年来,慈善机构问题频出,根本原因是缺少更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

C.面对网络日益显现的不良影响,身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学生不要沉迷上网。

D.当今已经很少有人还能像以前那样,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一本经典著作。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周围人的一些不经之谈根本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B 我们和别人交谈,不应该顾盼神飞,而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基本的尊重。

C.漫步江边,江上来往的轮船不时传来的汽笛声,不绝如缕,别有一种趣味。

D.虽然加强了对生产流程的管理,本月的产量还是畏葸不前,和上个月基本持平。

 

查看答案

依次在下列句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_____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_____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_____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

③人们首先_____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____

A.以致     以及    必需   保障  B.以致      以其   必需   保证

C.以至      及其   必须     保障  D.以至      以及    必须   保证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调济   沧海   腥红   娥眉山   如芒在背   

B.寒暄   嫡居   舟楫   乌蓬船   金石可缕

C.放诞   杜撰   孽障   嚼舌头   弱柳扶风

D.珠玑   编篡   弩马   东道主   未雨绸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