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原来这车站和铁路线离山海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向北张望,心想能远远地眺望一下也好。 和从四野里升腾起来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似的,迷离难辨。
①时已黄昏 ②竭力张望 ③任是瞪大了眼睛 ④苍茫的暮色 ⑤只有隐隐约约的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 ⑥也望不见山海关 ⑦笼罩着大地
A.④③②⑥①⑦⑤ B.①④⑦③②⑥⑤ C.①③②④⑦⑥⑤ D.④⑦①⑤②③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对于那些只顾利益,肆意向河里排放污水的企业,难道就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B.近年来,慈善机构问题频出,根本原因是缺少更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
C.面对网络日益显现的不良影响,身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学生不要沉迷上网。
D.当今已经很少有人还能像以前那样,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一本经典著作。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周围人的一些不经之谈根本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B. 我们和别人交谈,不应该顾盼神飞,而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基本的尊重。
C.漫步江边,江上来往的轮船不时传来的汽笛声,不绝如缕,别有一种趣味。
D.虽然加强了对生产流程的管理,本月的产量还是畏葸不前,和上个月基本持平。
依次在下列句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_____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_____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_____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
③人们首先_____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____。
A.以致 或 以及 必需 保障 B.以致 和 以其 必需 保证
C.以至 或 及其 必须 保障 D.以至 和 以及 必须 保证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调济 沧海 腥红 娥眉山 如芒在背
B.寒暄 嫡居 舟楫 乌蓬船 金石可缕
C.放诞 杜撰 孽障 嚼舌头 弱柳扶风
D.珠玑 编篡 弩马 东道主 未雨绸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