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灾难并不可怕,怕的...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      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      ,怕的是      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A.沉浸  振兴  迷茫  深化   B.沉沦  振兴  迷失  升华 

C.沉沦  振作  迷失  深化  D.沉浸  振作  迷茫  升华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近义词可从词义的侧重点、修饰对象、感情色彩、词性用法等方面去辨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除(tī) 幄(wéi)    害(qiānɡ 繁文节(rù)

B.防(tí) (hènɡ 误(dài)    之交(jǐnɡ

C.罗(qí) (xǔ      装(yánɡ   入里(bì)

D.金(yònɡ (yǎn)  怨(mái)  人口(zh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24分)

读 书 苦 乐

杨  绛

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②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④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⑤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⑥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1.在作者读书的过程中的“乐在其中”包含那些方面?请用原文分条回答。(6分)

答:                                                                    

2.

(1)第④段中,“走入真境,遇见真人”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第⑥段中,“而犹存‘身’”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包含的内容。(6分)

答:                                                                    

4.

(1)文中作者认为的读书之“苦”指什么?(3分)

(2)作者认为的读书之“乐”指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共6分)

甲: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            。 ③               

               ; ⑤               , ⑥           

乙: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⑤山不厌高,         。(《短歌行》)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8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理?(4分)

答:                                                                       

2.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试题。(19分)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惟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②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③谯:责备。 ④内史庆:万石君少子,内史是官职,即京兆尹,掌治京师。   ⑤建:万石君长子,担任郎中令。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名:姓名

B.万石君必下车                  趋:小步快走

C.里中长老皆走匿                  匿: 避开

D.庆以数马毕,举手曰            策:马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能从我乎?             ②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①不言齐国大治           ②吾尝终日思矣

C.①万石君家以孝谨闻郡国   ②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万石君的姊姊被封为美人,他自己被封为中涓之官,他的官职到孝文帝时因积累功劳已升到太中大夫,他没有学问,但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B孝景帝末年,万石君拿着上大夫的待遇,告老回家。皇上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万石君家,他一定跪拜伏地而吃,就如同在皇上面前一样。

C万石君后来做了齐国的国相,齐国上下都敬慕他们的家风,所以不用发布政令齐国就非常安定,人们就为石庆立了“石相祠”。

D万石君的子孙们都遵守他的教导,居丧时也和他一样悲哀。万石君家因孝顺谨慎而闻名全国,即使是齐鲁的众多儒家学者,也都自认为赶不上万石君家。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

                                                                           

(2)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