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王熙凤身量苗条,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人宠爱着。

C.这本宣扬邪教学说的小册子,讲的都是些不经之谈

D.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汗牛充栋”指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很多。形客橙子多,属于使用时象有误。B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C项,“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D项,“少不更事”指人年轻经历世事不多,缺少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簇拥  雕粱画栋 孽根祸胎 敛声屏气

B.寒暄  百无聊赖 沸反盈天 宽洪大量

C.潇洒  兴致勃勃 黯然消魂 兴高采烈

D.吞噬  皮开肉绽 残缺不全 走投无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4分)

将军泪

刘建超

将军不流泪。

将军十二岁那年,揣着两块烤红薯,翻了三十里山路,参军报仇。他牙齿咬破了嘴唇,鲜血直流。村口的老槐树下,白匪肆虐,树上还吊着他父母的尸首。

队伍上很苦,大人都受不了。年少的他受得了,餐凤宿露,酷暑严寒,他从不叫苦。在队伍里长大的他,听到枪声就振奋,托起枪手就痒,打仗就知道往前冲。

暮秋。他带领的一个连,在岐山山坳中与日本鬼子一个中队遭遇。两天两夜,枪炮震聋了山谷,硝烟熏黑了黄土。

硝烟散尽,活下来九个人——他和被他俘虏的八个鬼子。一身伤的他,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表情,依然精神抖擞,大声吆喝着俘虏前行。在一个山包前,俘虏开始叽里呱啦地大声说话,显得有些兴奋,前边的一个鬼子也越走越快。如果前边的鬼子拐过山包,就不在他的监视范围了。他急了,端起枪,大声喊:站住,我命令你们站住!”鬼子依然往前走,前面的一个鬼子还跑了起来。他沉不住气了,手中的枪响了,跑在前面的鬼子趴下不动了。后来从鬼子口中得知,鬼子是看到前面的岐水河了,想去洗一洗。

他受了处分,被降了职。他不后悔,拿了一瓶酒,坐在烈士坟墓前,喝得酩酊大醉。

战火硝烟中,他成长为一名师长。因为他总是把“我命令你挂在嘴边,大家都叫他将军。这时的他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是孤身一人。在一次恶战中,将军负伤住进医院,肩膀上还镶嵌着一块炸弹皮。

医院没有了麻药,伤情又不容拖延。

将军对院长说:“别罗嗦了,我命令你,挖!”将军嘴里咬了块毛巾,汗水小溪一般顺将军脸颊流淌。被疼痛扭曲面庞的将军,顺着为他擦汗的小手,看到了白口罩上面的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心中竟涌动一丝柔情。

窝在医院的将军脾气越发暴躁:可每次大眼睛给他换药的时候,将军就会温顺得像只猫。大眼睛手中的棉球在将军的伤口处仔细地抹擦,鼻中的气息缓缓地抚摸着将军的脖颈,将军就恍惚。

那次大眼睛给将军换完药,将军对大眼睛说:“我命令你,嫁给我。

大眼睛的眼神中瞬间有些慌乱,脸涨得通红,说:“你、你不讲理。干嘛嫁给你?”

将军怔了,说:“那好,我命令你一个月内爱上我。

大眼睛有些恼怒:“!你霸道!”

大眼睛找到院长诉说,院长笑了,和大眼睛讲了将军的许多故事。

大眼睛不再去给将军换药。将军也耍脾气,大眼睛不来就不换药。院长讲道理下命令,大眼睛才撅着嘴去给将军换药,但就是不和将军说一句话。将军在大眼睛走出房门前说:“还有28天。大眼睛被气笑了——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跟孩子似的。

敌机又来轰炸,好像是有备而来,一发炮弹已经在医院旁边轰然炸响。人心慌乱,形势危急,医院必须立即转移。

大眼睛焦急地说,院长开会去了,怎么办哪?

将军一把扯掉针头,疾步走向院子中间,大声吼道:“现在听我的命令,先把重伤员往后山转移,快!”指挥着大家有条不紊地快速撤离。

最后一个离开的将军,竟然快步走到院角的一棵树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只被炸弹震落到地上的雏鸟。将军轻抚着惊恐万状的小生灵,喃喃地说:“它应该有美好的明天,带着它离开吧。轻轻地把雏鸟放在大眼睛的手里。

小院顷刻间笼罩在了炮火之中。刚才好险啊,大眼睛充满敬佩地望着从容不迫的将军。

将军伤愈,要归队。大眼睛给将军收拾行装。

大眼睛说:“沟上的桃花开得正艳,好看呢。

将军说:“大男人看什么花花草草啊。明天我就归队了。你能不能再给我换一次药?”

大眼睛笑了:“你伤都好了,还换什么药啊。

将军说:“你甭问。给不给换嘛?”

大眼睛不笑了,拿过棉纱轻柔地给将军“换药

将军走,再无音讯。

大眼睛从自前线回来的伤员口中得知,将军下了江南。

疗养所建在风光旖旎的南国海滨。将军坐在轮椅上,面朝大海,手里攥着一团泛黄的棉纱。海风吹来,将军的一条裤管随风舞动。

将军身边传来抽泣声,将军怔了,是年轻漂亮的大眼睛。

你来干什么?我命令你走开,走开!

大眼睛笑了:“我转业了,你的命令我可以不执行。我是来给你当拐杖的。

将军沉吟许久,最后冷冷地说:“你来迟了。将军用有力的手改变了轮椅移动的方向,缓缓离去,给大眼睛留下岩石一样的背影。大眼睛呆呆地站在海边,海风吹散了她的一头秀发。

此时的将军,胸前正落下大滴的泪珠。

(选自《芒种2007年第7)

1.小说的开头部分对将军进医院前的经历的叙说,写出了将军哪些性格特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

 

2.简述大眼睛对将军的感情逐渐起变化的过程(6分)

答:

 

3.请分析文中加线的一段对话所刻画的人物心理。(4分)

答:

 

4.本文题目为《将军泪》,开头却说“将军不流泪”,结尾才点明“此时的将军,胸前正落下大滴的泪珠”,请联系全文,探究“将军泪”的含义。(8分)

答: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木直中绳,(1)          ,其曲中规。(2)    ,不复挺者,(3) 。

故木受绳则直,(4)        ,(5)           ,(6)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风急天高猿啸哀”写登高所见,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分)

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3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

B 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   疾:快

C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足:脚步快

D 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雕刻

2.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②冰,水为之,而寒

③蚓无爪牙利  ④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

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地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4.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