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改除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改除杭州府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

崇祯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父鹤,总督陕西被逮,嗣昌三疏请代,得减死。五年夏,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诸处。嗣昌父子不附奄,无嫌于东林。侍郎迁安郭巩以逆案谪戍广西,其乡人为讼冤。嗣昌以部民故,闻于朝,给事中姚思孝驳之,自是与东林郄

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中原饥,群盗蜂起,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又六疏陈边事,多所规画。帝异其才。以父忧去,复遭继母丧。

九年秋,兵部尚书张凤翼卒,帝顾廷臣无可任者,即家起嗣昌。嗣昌既建“四正六隅”之说,欲专委重文灿,文灿顾主抚议,与前策牴牾。帝谯让文灿,嗣昌亦心望。既已任之,则曲为之解。乃上疏,克今年十二月至明年二月为灭贼之期,帝可其奏。

贼大入四川,朝士尤洪承畴纵贼。嗣昌因言于帝曰:“熊文灿在事三月,承畴七年不效。论者绳文灿急,而承畴纵寇莫为言。”帝知嗣昌有意左右之,变色曰:“督、理二臣但责成及时平贼,奈何以久近藉之口!”嗣昌乃不敢言。文灿既主抚议所加饷天子遣一侍郎督之本藉以剿贼文灿悉以资抚帝既不复诘廷臣亦莫言之。

至明年三月,嗣昌以灭贼逾期,疏引罪,荐人自代。帝不许,而命察行间功罪,乃上疏曰:“洪承畴专办秦贼,贼往来秦、蜀自如,剿抚俱无功,不免于罪。熊文灿兼办江北、河南、湖广贼,抚刘国能、张献忠,战舞阳、光山,剿抚俱有功,应免罪。诸巡抚则河南常道立、湖广余应桂有功,陕西孙传庭、山西宋贤、山东颜继祖、保定张其平、江南张国维、江西解学龙、浙江喻思恂有劳,郧阳戴东旻无功过,凤阳朱大典、安庆史可法宜策励图功。总兵则河南左良玉有功,陕西曹变蛟、左光先无功,山西虎大威、山东倪宠、江北牟文绶、保定钱中选有劳无功,河南张任学、宁夏祖大弼无功过。承畴宜遣逮,因军民爱戴,请削宫保、尚书,以侍郎行事。变蛟、光先贬五秩,与大弼期五月平贼,逾期并承畴逮治。大典贬三秩,可法戴罪自赎。”议上,帝悉从之。

(节选自《明史·杨嗣昌吴姓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移山海关兵备       饬:整齐

B.无于东林           嫌:仇怨

C.帝其才             异:  奇怪

D.朝士洪承畴纵贼     尤:尤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其乡人讼冤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B.解散其党          臣具表闻,辞不就职

C.既已任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D.帝可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嗣昌父亲杨鹤,总督陕西时被逮捕,杨嗣昌三次上疏请求代替父亲受死,他父亲得以免除死刑。

B.中原发生饥荒,到处发生暴乱,杨嗣昌请求开采金银铜锡矿,以解散这些流民暴徒。又六次上疏陈述边防事务,多有所规划、谋议。

C.杨嗣昌因为其他官员消灭农民军的期限已过,上疏要求他人承担过错,并自荐代替他人,皇帝不答应。

D.杨嗣昌向皇帝上疏建议曹变蛟、左光先跟祖大弼限期平定盗贼,超过期限连同洪承畴一起逮捕法办。

 

4.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嗣昌以部民故,闻于朝,给事中姚思孝驳之,自是与东林郄。(3分)

(2)熊文灿在事三月,承畴七年不效。论者绳文灿急,而承畴纵寇莫为言。(4分)

(3)承畴宜遣逮,因军民爱戴,请削宫保、尚书,以侍郎行事。(3分)

 

1.B 2.D 3.C 4. (1)杨嗣昌因为是同乡的缘故,报告朝廷知道,给事中姚思孝反驳他,他从此与东林党人感情上产生裂痕。(重要得分点:故、闻于朝、郄) (2)熊文灿在任只有三个月,洪承畴七年没有成效,议论的人对熊文灿的过失急于纠正,对洪承畴放纵敌人却没有说话。(重要得分点:效、绳、纵寇、莫为言) (3)洪承畴应该被逮捕,因为军民爱戴,请求削去他宫保、尚书的职务,以侍郎的身份处理事务。(重要得分点:宜、遣逮、行事)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A项饬:整治;C项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D项尤:责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介词,替\动词,作为;B连词,来\介词,用;C代词,他\代词,这些;D均为代词,他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杨嗣昌因为消灭农民军的期限已过,上疏承担错误,推荐别人代替自己。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杨嗣昌,字文弱,号字微,湖南武陵人。祖父杨时芳为名士,自己出资修建建孤峰岭八方塔。杨嗣昌万历38年考中进士。改任杭州府教授。提升为南京国子监博士,逐渐官至户部郎中,天启初年,他称病回家。 (崇祯)元年起用为河南副使,加封为右参政,移居霸州。崇祯四年,改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父亲杨鹤,总督陕西时被逮捕,杨嗣昌三次上疏请求代替父亲受死,他父亲得以免除死刑。崇祯五年夏天,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等处。杨嗣昌父子不依附宦官,跟东林党人没有仇怨。侍郎郭巩因为逆案被贬职发配到广西,他同乡的人为他伸冤。杨嗣昌因为是同乡的缘故,报告给朝廷知道,给事中姚思孝反驳他,(他)从此跟东林党人感情上产生裂痕。 崇祯七年秋天,授职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事事务。这时中原发生饥荒,到处都发生暴乱,杨嗣昌请求开采金银铜锡矿,以解散这些流民暴徒。又六次上疏陈述边防事务,多有所规划、谋议。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因为父亲丧礼离职,又碰到继母去世。(因此在家乡呆了一段时间) 崇祯九年秋天,兵部尚书张凤翼死了,皇帝环视群臣没有可以担任此职的人,就起用在家居住的杨嗣昌,杨嗣昌在上书以“四地为主、六地为辅”的主张后,想专门将重要职位交给熊文灿。熊文灿却主张招抚,跟前面的策略相矛盾。皇帝责怪熊文灿,杨嗣昌也在心里埋怨他。但既然已经任用了他,就歪曲事实为他辩解。于是上疏,限定今年十二月到明年二月为消灭盗贼的期限,皇帝同意了他的报告。 这时,农民军大批进入四川,朝臣们指责洪承畴放纵盗贼。杨嗣昌于是对皇上说:“熊文灿上任只有三个月,洪承畴有七年还不见成效。议论的人对熊文灿的过失急于纠正,可是对洪承畴放纵敌人却没有人说话。”皇帝知道杨嗣昌有意袒护他,发脾气说:“总督、总理只能责备他们(未能)及时平定盗贼,怎么能拿时间的长短作为借口!”杨嗣昌才不敢说话。熊文灿既然主张招抚,追加的粮饷由皇帝派一名侍郎监督,本来是用来剿抚农民军的,熊文灿全部将他用于招抚,皇帝既然不再斥责他也就没有人提这件事。 到第二年三月,杨嗣昌因为消灭农民军的期限已过,上疏承担过错,推荐别人代替自己。皇帝不答应,命他检查行动,以查明功罪,杨嗣昌于是于是上疏说:“洪承畴专门对付陕西盗贼,盗贼在陕西、四川之间来往自如,剿灭、招抚都没有功劳,不能免除他的罪责。熊文灿同时对付江北、河南、湖广的强盗,招抚刘国能、张献忠,在舞阳、光山打仗,剿灭、招抚都有功劳,应该免于处分。总兵里面,河南左良玉有功,陕西曹变蛟、左光先没有功,山西虎大威、山东倪宠、江北牟文绶、保定钱中选有劳无功,河南张任学、宁夏祖大弼没有功也没有过。洪承畴本应该被逮捕,因为军民爱戴他,请求削去他宫保、尚书的官职,以侍郎的身份执行任务。曹变蛟、左光先降五级官,跟祖大弼一起以五个月为期,限定他们平定盗贼,超过限期连同洪承畴一起逮捕法办。朱大典降三级官,史可法戴罪立功。”建议提交上去后,皇帝全都同意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题。(9分)

对哲学的奇怪和糟糕的定义就是:哲学是一门由‘纯粹的概念’组成的学问。真正哲学的生成不可能依靠编织纯粹、抽象的概念,而只能以我们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如同伏维纳古所正确无误说过的,“伟大的思想来自我们的心。”

探索哲学的两个首要条件:一是具备勇气坦白承认自己心中的疑问;二是把一切不言自明的事情引入清晰的意识之中,把这些事情作为问题加以探索了解。然而,要真心探究哲学,我们的精神思想必须处于真正悠闲、自得的状态之中。我们的精神思想不能追随任何实际的目的,亦即不能受到意欲的指挥。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于接收直观所见的世界和自己的意识所给予我们的教诲。

文学家把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处境之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想象力;他们把这些图像活动起来,然后让读者尽量发挥自己的思想能力,以思考、琢磨这些画面。所以,文学家可以同时满足思想能力参差不一的人,不管他们是傻瓜还是智者。但哲学家却不以此方式展现生活,而是对生活抽丝剥茧,概括出成熟、完善的思想。在这一工作完成以后,哲学家就要求他的读者以哲学家本人同样的方式、以同等的程度思考事情。因此缘故,哲学家只有很小的读者群。据此,我们可把文学家比作带给人们鲜花的人,而哲学家带给人们的则是从鲜花里提取的精华。文学作品相对哲学著作还拥有这一巨大的优势:文学的众多作品可以同时并存而又相安无事。相比之下,哲学体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孤独的,一如那些孤独守在丝网中央的蜘蛛:它们现在就静候苍蝇自投罗网。而一旦另一只蜘蛛向它靠近,那只是准备开始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因此,文学作品和平共处,就像安静、平和吃草的绵羊,但哲学著作天生就是猛兽。哲学思想的争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这场争斗会有最终的赢家、天下从此可以归于太平吗?

由于哲学体系具有这一争辩好斗的本性,所以,哲学家要获得认可和名气,其难度比文学家不知要大多少倍。文学作品只要求读者进入为其提供娱乐消遣或者鼓舞升华的系列文字之中,只须几个小时;但哲学家的著作却试图使读者的整个思想模式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要求读者宣布自己在此之前在这一门学科里所学过的、相信过的东西都是错的,现在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另外,现存哲学体系的教授者也成了与新的哲学体系较劲的强力对手――这是他们为保住其饭碗所使然。事实上,甚至国家政府有时候也会把其偏爱的哲学体系纳入其保护伞下,并且,通过其强有力的物质手段,防范和阻挠其他学说的传播和流行。再者,如果我们考虑到哲学著作的读者群与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数是和愿意聆听教诲的读者与寻求消遣、娱乐的人数成正比,那么,一个哲学家的出场能够得到多少帮助――这我们自己就可以下判断了。当然,哲学家能够得到的酬劳是有思想者的击节赞赏和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出现的、不分国籍、为数不多的出类拔萃者的颔首同意;而大众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凭借权威的力量,才学会敬重这位哲学家的名字。因此,一个哲学家能为自己在哲学家的青史中留下名字,就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节选自叔本华《论哲学与智力》,韦启昌译,有删改)

1.下列对“哲学”的理解,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3分)

A 探索哲学的两个首要条件是,承认自己心中的疑问和对这些疑问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

B 哲学思想形成后,就要求他的读者以哲学家本人同样的方式、以同等和程度思考事情。

C 作者用猛兽比喻哲学著作,用绵羊比喻文学作品,意在表明哲学与文学无法和平共处。

D 哲学具有争辩好斗的本性,它可以使著作阅读者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自然段从对哲学奇怪糟糕的定义引入话题,阐述了哲学研究的基础是我们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观察和经验。研究者须从内心出发,不呆堆砌纯粹的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思想。

B第2自然段阐述探索哲学的首要条件,并指明探索过程中精神思想状态至关重要。功利性等目的会影响探究,难以使人达到真正悠闲、自得的状态。必须专注于直观所见世界和意识给我们的教诲。

C.第3自然段对文学和哲学进行比较。二者的读者群体不同,二者的存在方式也有巨大差异。文学的对象是思想能力参差不齐且众多差异很大的作品可共存;哲学的对象是少数智者且排他性极强。

D第4自然段阐释哲学家名留青史难度极大。争辩好斗的本性使之排斥其它,甚至要求学习者从头开始;现在哲学体系和政治干预也可能影响学说的传播和流行;认可者的数量和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3.文章画线的句子中,“鲜花”与“精华”各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鲜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人分乘国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却仍驱行如故。骏马回到家中却浑身颤抖,水草不沾。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咬了国马而羞愧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牵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又恢复如初了。

注: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以《红楼梦》为主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曹雪芹为主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李商隐的诗《银河吹笙》,中间两联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____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____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风帘残烛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B昨夜别树羁雌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C别树羁雌昨夜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D残烛风帘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力量。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不能容忍有这种行为的。

D、“双户口”的存在,使一些人成为特权公民,让他们在买房、贷款、子女上学、计生、社会福利等方面享受“双公民”待遇,并为一些官员隐藏财产提供了方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