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6分) 安徽茶叶...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6分)

安徽茶叶具有先天和后发的发展优势:长江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特别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浙赣产区是我国两大“绿茶金三角”之一。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茶叶品质优异。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种。此产区另有霍山黄芽等89种名优茶被列入《中国名茶》榜。此产区拥有全国最早科研所之一的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全国最早茶学专业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全国两所中等茶业专科学校之一的屯溪茶业学校,并建有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优势:  ①           ;②           ;③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 名茶种类众多;③ 科教力量雄厚。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马航MH370失联后,中国政府一直牵挂着失联同胞的生命安全,启动全面应急和搜救,不放过任何疑点,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B.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行,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14日晚在月球表面上成功实现着陆。

C.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黄岩岛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事件向菲方阐明了严正立场。

D.《自星星的你》热播后,“炸鸡和啤酒”不仅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男主角书房中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枕边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八公山具有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旅游观光,成为安徽省旅游市场的后起之秀

B.对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一开始欧洲各国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直到现在,这些国家才发现火已经烧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C.此次产业优化升级对淮南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做到顺水推舟,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D.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煤矿责任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按钮       赝品       绿茵场        引以为诫       口惠而实不至  

B.欠收       蛰伏       纪念册        万马齐喑       敏于事慎于言

C.北漂       发轫       连锁店       卷轶浩繁       吉人自有天象

D.融汇       妨碍       倒春寒        闻名遐迩       有志者事竟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后的山

[美]弗·拉塞尔

①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在这儿。

②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那座山——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我一定要这么干。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甚至也没问过自己。

③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从橡树下望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一片乱丛林。

④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我忽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呜,苍蝇飞旋着撞撞去。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

⑤就这般跌跌爬爬地往前赶着,只见一片空地蓦然展现在眼前,空地上稀稀拉拉地长着梣树和枫树,阳光滤过枝叶洒在地上。我猛然发现前面有一排华美的小屋。那又窄又尖、直指蓝天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与扇形木瓦、云朵似的图案相映成趣,把房子装扮得色彩斑斓,煞是迷人。房子与房子相隔很近,不过一臂之遥。所有的屋子都是空的,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

⑥在刚从乱丛林中出的我的眼里,这片阳光映照的小树林宛若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仿佛这个奇异的小村落在一种魔法的笼罩下,沉睡了一百年。我面前的这座黄色小屋,门廊上装饰着蓝色的小格子,不就是一直在等待着汉塞尔和格丽特尔[注]的么。林子里没有一丝儿风,就连白杨的叶子也是木然地耷拉着。蓝的蜻蜓、绿的蜻蜓恹恹地留在半空,凝然不动,更添了几许似魔似幻的神秘。远方,一只小黄鹂在啾啾地鸣叫,应和着催人入梦的蝉声。除此,便是万籁无音的死寂。这些小房子为何会在这儿?谁是它们的主人?看着这些,心里不禁悚然。

⑦此时,日光已经西斜,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我再次钻进乱丛林子,披荆斩棘,终于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路边。刚转过一道弯,就到了山脚。那是我的山,我朝思暮想的山。它坦荡地浸在脉脉斜晖里。我跨过花岗岩,踏过草地,踩着麻叶绣球和笑靥花,急匆匆地朝山顶攀去。

⑧终于,气喘吁吁地,我站到山顶上。头顶穹窿,脚下的山坚硬、实在。多少次,我远远地凝望,它是那样地缈缈忽忽,无可企及。此刻,我身在其中。

⑨然而,正当我站在山顶的当儿,山开始从我脚下滑走。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又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更高、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山顶上树木葱茏。但我是绝不会再去攀登远方的那座山了,纵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我长久的渴望。就在我举目凝望之时,我便感觉到,它的远方还有另一座山;巴蒂山外,缅因州外,都会有另一座山。山外有山。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随时随地都会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于是,我幡然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注] 格林同名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

1.依据文章②至⑧段,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4分)

2.赏析文章第⑥段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4.结合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乙:①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诸葛亮《出师表》)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④师者,                                     (韩愈《师说》)

             皓腕凝。                   (韦庄《菩萨蛮》)

               ,常在于险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