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八公山具有奇丽的自然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八公山具有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旅游观光,成为安徽省旅游市场的后起之秀

B.对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一开始欧洲各国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直到现在,这些国家才发现火已经烧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C.此次产业优化升级对淮南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做到顺水推舟,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D.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煤矿责任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张冠李戴,“后起之秀”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形容人,不能能形容物。C不合语境,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D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常道而震惊世俗。对象不当,可改为“触目惊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按钮       赝品       绿茵场        引以为诫       口惠而实不至  

B.欠收       蛰伏       纪念册        万马齐喑       敏于事慎于言

C.北漂       发轫       连锁店       卷轶浩繁       吉人自有天象

D.融汇       妨碍       倒春寒        闻名遐迩       有志者事竟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后的山

[美]弗·拉塞尔

①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在这儿。

②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那座山——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我一定要这么干。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甚至也没问过自己。

③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从橡树下望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一片乱丛林。

④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我忽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呜,苍蝇飞旋着撞撞去。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

⑤就这般跌跌爬爬地往前赶着,只见一片空地蓦然展现在眼前,空地上稀稀拉拉地长着梣树和枫树,阳光滤过枝叶洒在地上。我猛然发现前面有一排华美的小屋。那又窄又尖、直指蓝天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与扇形木瓦、云朵似的图案相映成趣,把房子装扮得色彩斑斓,煞是迷人。房子与房子相隔很近,不过一臂之遥。所有的屋子都是空的,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

⑥在刚从乱丛林中出的我的眼里,这片阳光映照的小树林宛若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仿佛这个奇异的小村落在一种魔法的笼罩下,沉睡了一百年。我面前的这座黄色小屋,门廊上装饰着蓝色的小格子,不就是一直在等待着汉塞尔和格丽特尔[注]的么。林子里没有一丝儿风,就连白杨的叶子也是木然地耷拉着。蓝的蜻蜓、绿的蜻蜓恹恹地留在半空,凝然不动,更添了几许似魔似幻的神秘。远方,一只小黄鹂在啾啾地鸣叫,应和着催人入梦的蝉声。除此,便是万籁无音的死寂。这些小房子为何会在这儿?谁是它们的主人?看着这些,心里不禁悚然。

⑦此时,日光已经西斜,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我再次钻进乱丛林子,披荆斩棘,终于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路边。刚转过一道弯,就到了山脚。那是我的山,我朝思暮想的山。它坦荡地浸在脉脉斜晖里。我跨过花岗岩,踏过草地,踩着麻叶绣球和笑靥花,急匆匆地朝山顶攀去。

⑧终于,气喘吁吁地,我站到山顶上。头顶穹窿,脚下的山坚硬、实在。多少次,我远远地凝望,它是那样地缈缈忽忽,无可企及。此刻,我身在其中。

⑨然而,正当我站在山顶的当儿,山开始从我脚下滑走。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又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更高、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山顶上树木葱茏。但我是绝不会再去攀登远方的那座山了,纵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我长久的渴望。就在我举目凝望之时,我便感觉到,它的远方还有另一座山;巴蒂山外,缅因州外,都会有另一座山。山外有山。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随时随地都会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于是,我幡然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注] 格林同名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

1.依据文章②至⑧段,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4分)

2.赏析文章第⑥段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4.结合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乙:①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诸葛亮《出师表》)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④师者,                                     (韩愈《师说》)

             皓腕凝。                   (韦庄《菩萨蛮》)

               ,常在于险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督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陇西太守               领:兼任

B.诸葛亮出祁山             值:恰逢

C.常乏谷                   苦痛苦

D.以金帛犬马               市:购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达白太祖                 蚓无爪牙

B 而臣醉见识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C 支度州界军用之余         度我至军中,公

D 随时供给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二人的劝谏才得

B.明帝认为凉州地处遥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徐邈不负所望,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4.把原文中加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5分)

译文:                                                                   

 

(2)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