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寻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陕西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余里。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里余,即以便宜行事。”疏入,上嘉之。未几,丁母忧,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终制乃赴任。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绝馈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典会试。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奏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不允。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四年,卒,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乡人之,立祠以祀。雍正中,祀贤良祠。

                                        (《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琠拊流亡,芜废       辟:开辟,开垦

B.仍终制乃赴任         听:听说,听到

C.或犯约束,谕之       檄:发布檄文

D.乡人之,立祠以祀     德:感激,感恩

2.下列各组中,全都说明吴琠“宽厚和平”、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3分)

①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         ②捕获盗魁诛之   

③琠拊流亡,辟芜废                       ④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           

⑤朝中之事,面折廷诤                     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廷大军南下云南时,确山县负责供应的车马粮饷,吴琠都在事前筹办妥当而没有侵扰百姓。

B.吴琠上书建议:兵船运米到襄阳不如让运漕米的船夏天大水时顺长江赶赴襄阳路程短,运费便宜。

C.吴琠宽厚平和,清正廉洁,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在朝廷上当面争论,知道做大臣的本分,皇帝非常看重他。

D.能够主持会试是非常荣耀的事,而吴琠又两次主持,可见他为人正派,清正廉洁,深得皇帝的信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5分)

(2)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5分)

 

1.B 2.D 3.B 4.(1)吴琠熟悉各种旧有的规章制度,参与决策许多国家事务,没有不恰当的。(关键词:熟谙、庶务、靡)(2)吴琠籴米赈济他们,救活无数百姓。(关键词:籴、全活、无算) 【解析】 1. 试题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可用代入法解答,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看其同语境是否相符。题中,B项解释有误,“听”应是“任凭,允许”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抓住题干中“全都说明吴琠‘宽厚和平’、体恤百姓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查,不难发现:①②均表现吴琠的治理才能;⑤表现吴琠为人正直,忠于朝廷:它们都不合题干要求,因此凡含此三句之一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错误在于:“便宜”是方便的意思,文中并无节省费用之说。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熟谙”即熟悉;“庶务”即事务;“靡”是否定词,无。第(2)句中的“籴”是“买”之意;“全活”是使动用法,使很多人保全活了下来;“无算”即不可计算、无计其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河南确山县的知县。确山县受到明朝末年流寇的严重破坏,吴琠安抚当地流亡的百姓,让他们开垦荒芜废弃的田地,开垦的田地每年都有增加,逮捕了盗匪的头领并诛杀他们。军队南下云南,确山县正在南下军队经过的大道上,负责供应车马粮饷,吴琠都在事前筹办妥当而没有扰乱百姓。康熙十三年,因为政绩优异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历任郎中。经多次升迁做到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多次称赞他贤能。康熙二十年,被破格提拔为右通政,经多次升迁至左副都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不久,又被任命为湖广巡抚。湖北自平息兵乱后,奸诈狡猾之人都指认自己的仇人为乱党,株连无数无辜的人,吴琠全都不予追究,而且还要惩处那些胡乱告发别人的人,(于是)人心非常安定。陕西发生饥荒,流亡的百姓就到湖广地区讨饭吃,吴琠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头救济他们,救活了很多人。康熙三十一年,朝廷下诏用荆州的兵船运送漕米十万石到襄阳救济灾荒,吴琠上书建议:“兵船沿长江到汉口装上大米,再西进到达襄阳,路程有二千余里。如果让原先运送漕米的船乘着夏天的大水顺长江赶赴襄阳,路程才有七百余里,就应该按方便来办事。”奏章呈给皇上,皇上大加赞赏。没多久,吴琠的母亲去世,他还在丧期,就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但允许他丧期结束再赴任。按照惯例,当地的土司拜见州县的官吏不敢施对等的礼节,后来州县的官吏稍微放宽了要求。吴琠上任以后,不再给他们赏赐礼物,要求拜见长官的礼节一律遵循旧有规定。有违反要求的,通告四方,再没有胆大违犯的。 康熙三十五年!召回朝廷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主管会试。皇上北征回来,看看迎接皇驾的诸位大臣,赞扬吴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做官廉洁,马上提拔吴琠为刑部尚书,提拔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刑部。吴琠熟悉各种旧有的规章制度,参与决策许多国家事务,没有不恰当的。和皇上奏对竭尽忠诚,皇上常常称赞他。他所推荐的官员多数都成为国家的贤能官吏。 康熙三十九年,又一次主管会试考试,皇上亲自书写了“风度端凝”四字榜文赏赐给他。不久,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休养,朝廷没有同意”皇上曾经临摹米芾的书法作品并把它赐给吴琠,在后面写了:“吴琠性情宽厚平和,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先任封疆大吏,军民都得到他的恩惠。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在朝廷上当面争论,最后总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我非常看重他知道做大臣本分。”康熙四十四年去世,谥号“文端”。翰林院撰写了祭文,皇上认为没有能够写尽吴琠的优点,下令修改重写。吏部上奏大学士缺少人员,皇上因为吴琠的丧期还未结束,就暂时缺员(没有任命别人),说:“是我于心不忍啊。” 吴琠任职之处都实行惠政,两湖地区及确山县都建祠堂祭祀他。当初,沁州地区接连发生饥荒,吴琠籴米赈济他们,救活无数百姓。有关部门讨论让沁州增加上交的粮食一千三百石,吴琠尽力争论以为不可,这事才算结束。百姓感激他,立祠来祭祀。雍正年间,把他列入贤良祠祭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以维系人的心态平衡,而且可以使人的感情沸腾、升华,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语)。荀子早就提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烈情感特征。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就像让·保尔说的:“因为有了你,幽闭的心儿相互呼应起来;因为有了你,在荒漠中遥遥相隔的声音连接了起来。”同时,因为声波的谐振片能调节生物内部的平衡机制和促进新陈代谢,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慢乐章,它每分钟六十拍的节律,正好和人的正常心跳一致,因此,常作为“维生素M(music音乐)”来维系人的生理、心理的平衡与和谐。美国在1934年成立了一家专门设计和制作各种场合所用的背景音乐和特种音乐的公司,叫“穆扎克”,它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十七个国家的几十万用户中去。听了这些音乐,秘书的打字错误可以降低百分之四十,而用于超级市场的音乐可以挽留顾客在店内多留三分钟……

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特剐是青年人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所以我们得用一只“招风耳朵”来听它。有时,它以高度刺激(撕裂的吼声、震耳欲聋的电声、重低音)与高度单调(单一强拍的重复)相结合的高度自由、高度宣泄的摇滚乐出现;有时则沉醉于轻声唏嘘、低语回荡的“情调音乐”。这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在这里找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本我。

现代音乐由于它的实验性与超前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属于未来的。一方面,它表现了被异化了的现代人的孤独、无助的精神境界,同时反映了音源无限扩大后的光怪陆离、斑斓多彩的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既然有如此“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就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收。多元文化的“交叉感染”,“轻”“重”音乐之间的鸿沟已非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而是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的了。“超级天才指挥”普列文一面身兼三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一面却在洛杉矶的夜总会里组织了一个爵士乐队。他说:“我唯一的原则是不论演员们做什么,只要他们不亵渎音乐就行。”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将爵士乐融入交响乐之中,创作了轰动乐坛的《蓝色狂想曲》,使他成为“爵士阵营和正统音乐之间的一个纽带”。法国作曲家米约的创作深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在他创作的芭蕾舞曲《世界的创造》中只用了一个十七件乐器的爵士乐队;至于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干脆被称作“法国的一爵士的”,在他的《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维特勃斯克》和《交响颂歌》中,爵士乐几乎成了他的“母语”……

世界真奇妙,音乐有多好。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来听音乐吧!

                                          (摘自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恒久不衰,闪烁异彩。

B.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时而震耳欲聋,时而低语回荡,受到青年人的青睐。

C.现代音乐是属于未来的音乐,这种说法如从其实验性与超前性而言,是可以的,它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

D.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听音乐,就是要从古典、流行、现代音乐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音乐的美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这一点,得到了让·保尔很形象的解释。

B.“穆扎克”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中,用户听了这些音乐,都收到了预期效果。

C.摇滚乐与“情调音乐”风格迥异,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

D.现代音乐“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要求我们应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斯洛所谓古典音乐能使人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与荀子所谓音乐“入人也深”的特征相契合。

B.如果人的生理、心理失衡,最好是听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听听巴洛克时期的慢节奏音乐将大有益处。

C.爵士乐在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中,几乎成了“母语”,说明爵士乐是其最擅长的表现手段。

D.普列文、格什温、米约与科普兰等音乐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了不同音乐之间可以走向相互渗透与补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每个时代都有它流行的词汇,如改革开放时期的“下海”“下岗”“熊市”等,近年来又涌现了 “达人”“打酱油” “杯具”“考碗族”“宅男”等,当下“土豪”“小伙伴”“女汉子”“正能量”等又最为流行。这些流行词都折射出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你又从这些流行词中领悟到什么呢?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字数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出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4分)

我们打开《成语词典》,马文化的浓郁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豪奢则鲜衣怒马,淫逸则声色犬马;                                   。放言自快则驷马难追,捷才无碍则倚马可待;                                               ……尽管马没有龙的尊贵和虎的威严,也没有猴的机敏和蛇的智慧,但马一直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查看答案

读下列文字,筛选信息,为“弗拉门戈”下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佛拉门戈是一种源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艺术形式,其形成深受当地摩尔人和犹太人的影响,还吸收了大量吉普赛人的艺术元素。佛拉门戈是集歌、舞、吉他演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20世纪后期从最底层的民间歌舞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艺术,与斗牛并称为西班牙二大国粹。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文字核心观点。(4分)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地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 改写自颜崑阳《窥梦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