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欣赏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 (1)概述漫画内容。(2分)__________...

欣赏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

(1)概述漫画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这幅漫画起个包含寓意的标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画面正中有两只小兔在寻找大个的胡萝卜,左面的小兔扶着小小的胡萝卜缨子,困惑地看着另一只小兔,他不知埋在土里的胡萝卜巨大无比;右面的小兔得意地依着巨大的胡萝卜缨子,但埋在土里的胡萝卜却小得几乎看不到。(说明合理完整,语言简洁,2分)(2)标题:“包子有肉不在摺”“到底是谁不识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勿被假象迷惑”等。(概括准确,语言简洁,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要先看懂画面,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将画面描述出来。描述时,要选择好顺序,一般采用的顺序有方位顺序和主次顺序两种。回答第二问,要注意题干关于“有寓意”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3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予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它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最高100人)。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支持iPhone、Android、S60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I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后台运行只消耗约2 4K/小时。

微信特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普通人 梁晓声

(1)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帐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永不摘下,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

( 2)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3)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文化亲自来找我一一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一一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5)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6)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7)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一一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一一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己经坐了多久。

(8)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9)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①

(10)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11)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嗅,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一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12)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13)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我也不说什么。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我问找什么。他说找雨具。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14)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一一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当我耳聋吗?”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15)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一一“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了?……对不起……”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歉意。

(16)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一一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②……(有删节)

1.在第3 节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5个字)(2分)

2.(1)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2)文章以“普通人”为题同忆父亲,概括文中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表现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3.文中第7节中,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说说哪些地方特别。(3分)

4.作者在叙事中大量运用了反衬和侧写的手法,从文中各找一处做简要分析。(4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父亲刚被邀请做群众演员,是冈为他有漂亮的胡子;后来屡次被邀,就不只因胡子漂亮了。

B.作者认为,父亲演电影时是一个性格演员,能饰演各种老人角色;在生活中则是一个本色的人,值得崇敬。

C.作者在这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中,在歌颂父亲的优点之外,对他摆不正自己位置的缺点也毫不掩饰,真实可信。

D在父亲做群众演员的儿件事中,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理解剑理解,直至崇敬的变化过程,凸现了父亲的人格魅力。

E文章结尾由同忆父亲生发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问题,卒章显志,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l)__________,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过秦论》)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5) 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

(6)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拟古十二首》(其三)(唐)李白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①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②己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注:①石火:石头打击冒出的星火。②即事:眼前、当下的事。

1.诗的前四句是怎样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的?(3分)

2.“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3.你如何理解“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的涵义?(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射。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疆,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与匈奴和亲,不过数岁即复倍约率:大抵,大多

B.今匈奴戎马之足负:依仗

C.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觉得…奇怪

D.欲问尉史刺:刺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推举皆廉士,贤己者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B.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卒善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

D.甲肉袒谢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六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①“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②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③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④阴使聂翁壹为间⑤御史人大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在吴楚反叛时担任梁孝王的中大夫,因平叛有功而显名,后虽获罪下狱,但时问不长,汉朝廷便又任命他为梁王内史。

B.在与匈奴和亲的问题上,王恢与韩安国的主张相左。汉皇帝最终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同意与匈奴和亲。

c.利亲期间,豪绅聂翁壹献计,可利用此时匈奴单于的思想麻痹,引诱他上钩后打败他。王恢把该计策上奏给皇帝,皇帝采纳了。

D.韩安国在举荐人才上出以公心,唯贤才是举,他举荐的人受到了士大夫的称慕,皇帝也认为这些人是国之重器。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甲不就官,我灭而宗。(2分)

(2)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弊。(3分)

(3)单于顾谓左右曰:“儿为汉所卖!”乃引兵还。。(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