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高三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节毕业班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发表...

高三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节毕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发表你的毕业感言。(不少于30字,4分)

《敢问路在何方》《阳光总在风雨后》

《永远的朋友》《光阴的故事》

 

____________

 

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期待风向改变,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刻,我想到一支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能接受。同学们,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语句扩展题,根据题干的要求和提供的情境,阐发的毕业感言要以抒情和议论为主,四首歌曲表达的主题也不同:第一首应试谈前景光明,道路曲折;第二首侧重坚强面对挫折失败;第三首则侧重友谊;第四首则是强调美好的回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1分)

灯笼红

①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 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 我睡得死,醒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④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⑤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⑥ 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之中了。

⑦ 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1.阅读第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2分)

                                                                            

2.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6分)

                                                                            

3.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4.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分析并理解作者为何使用这两个不同的比喻词句。(6分)

                                                                            

5.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B.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C.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D.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E.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    》)

(2)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      》)

(3)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

(4)                          ,天下归心 。(曹操       》) 

(5)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8分)

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南朝-梁)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

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是一首             。(1分)

2.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3分)

答:             

                           

3.本诗的五、六句历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1),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诗歌,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注:(1)行在,本作“行在所”,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待制集贤院         待制:等待诏令

B.臣赖绪业             绪业:遗业,旧业

C.虽不足鼓吹《六经》   鼓吹:鼓动,吹嘘

D.拔泥涂之久辱         泥涂:比喻地位低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无忘乃父之志

B.又客董廷兰罢宰相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帝                            今其智反不能及

D.自七岁属辞,四十年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杜甫积极进取的一项是(   

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 

③陛下果委而相之

④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⑤伤时桡弱,情不忘君

⑥甫放旷不自检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为了摆脱贫困状态、成就功名,一心为朝廷效力,因而多次献上歌功颂德的文章,他的文章果真打动了皇帝。

B、杜甫为房琯辩护,认为房琯是宰相的儿子,是位学术精纯的儒者,有才能,重情义,但他的缺点是生性过于简慢,希望君主罪细,不宜免大臣

C、唐玄宗很看重杜甫,命令宰相考查杜甫的文章,提拔他为河西尉。杜甫觉得这个官太小,因此没有接受。后在玄宗祭祀于太清宫期间杜甫献上了三篇赋,又极力赞扬自己的文才,才被提拔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数尝寇乱”,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他的诗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译文:                                                              

2)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译文:                                                              

3)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从整体看,全球电子商务未发展潜力惊人,而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期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能够建立跨国界交易监管法规,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原因是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网上保护消费者的关键是要保证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的所有者无处藏身。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如果世界各国政府联手制定统一的国家和国际消费者保护法,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们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差别。目前,这些差别的冲突已经出现。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上购买纳粹纪念品。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雅虎公司副总裁海瑟还认为:“这桩案子引发了其它法律问题,即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两国人士不同的意见。

分析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的规定,可以发现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在美国,公司机构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不属于具体个人。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可以自由随意地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做他们想做的事。但欧盟则采取相反的立场,任何机构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均归原个人所有,因此个人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如何被使用。为解决网上隐私问题,美国已制定了加强个人隐私管理的法规,对个人金融数据和个人健康护理信息进行监管。另外,美国和欧盟在电子签名的法律方面也存在不同。

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

应该看到,美欧之间对于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研讨还处在相互探底、共同摸索前进的阶段,但是,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已是大势所趋。

1.对为什么要“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准,引起不同国家人士的争议。

B.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管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C.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有所不同。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

2.对直接影响“全球电子商务未发展”的因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

B.世界各国政府尚未联手制定统一的国际消费者保护法。

C.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所有者有藏身之地。

D.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存在差异。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但美国已建立一种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电子商务法。

B.由于美欧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和文化差异无法根本消除,所以他们在共同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上,无法达成共识。

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它将对建立跨国网上交易监管法规起积极作用。

D.如何处理公司机构收集的个人信息,美国和欧盟采取截然相反的立场,但这是各国的内政问题,不会影响制定国际网上交易监管法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