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失望的年轻人准备在大海自尽,被...

作文: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失望的年轻人准备在大海自尽,被一位老人救下,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说:"请你把我刚扔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了吧?你应该知道,你现在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是的,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拼搏与成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 人不能没有拼搏,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只有拼搏才是获得成功的渠道;只有拼搏,才可享受胜利的荣耀。 要拼搏,必不可少的还是决心,俗话说的好:“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儿不怕勇战失利,就怕灰心。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巧遇恶敌,勇于善战,这是智取的表现。如果遇到难题,总是退缩,这才是失败的重大前提。罗曼罗兰曾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每做一件事,都要先利下坚定的决心,不半途而废。这样,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迎韧而解,再钝的铁也能磨成绣花针。 要成功的关键不可缺乏的是勤奋和进取之心。著名的思想家陈毅说过:“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古往今来,人类上千年历史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成功,无不在乎‘勤奋’二字。中国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他就是从小认真勤奋学习,虽然家境不差,父母都是有文化知识的人才,但他从不自傲,虚心学习。靠拼搏,考勤奋,终究还是干出了一番事业,成为了响当当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要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准确的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竞争的对手,才能分清高低,比拼实力。超越了一个目标,成功的脚步就走进了一步。不断地超越目标,就能取得更多得成功。 为了成功,我们要努力拼搏;为了成功,我们勤能补拙;为了成功,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准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超越目标,实现理想,只要你做到了,相信我,成功的彼岸就在不远的前方。 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迅猛,创造了高新技术,给予了我们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争取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才能更有益的利于社会,利于祖国和人民。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这句话的含义很清楚,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干出成绩才能被承认。 材料中的年轻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不想付出努力还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虽然记住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人人皆知的话,却没有悟透其中的道理,任何的成就都是靠打拼积累而来。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打拼,才能完成从沙子到珍珠的的转变,才能脱颖而出,得到承认。 本题我们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拼搏与成功的关系;也可以来一个“珍珠的自述”,叙述它变成珍珠的艰难历程;还可以让珍珠与沙子对话,揭示成功需要拼搏的道理;当然对这个故事续写一番,写这个年轻人觉悟后变成“珍珠”也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4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4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是辩论的前提,而准备是否充分则是辩论胜败的关键。辩论首先要         ;其次要        ;最后,要        。此外,          。要写出简明的辩论提纲。

在语言表达方面,力求准确、简洁、生动、连贯

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正确把握辩题的内涵,做到知己知彼” 

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根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材料,找好论据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A美国经济疲软除了这次房屋次贷危机的原因外,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了穷兵黩武的政策耗尽了国力所致。

B为了这次创卫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管人员和卫生检疫人员没日没夜地战斗在创卫第一线,老百姓打心眼里由衷地感谢他们。

C我国在明年上半年发射的环境卫星,将与现有的地面环境监测网络共同组成立体环境监测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D大运会将在广州举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精心施工、科学规划,为大运会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优美舒适的配套环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A.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炒银耳,红白相间,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更是护肝佳品。

B.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每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诵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寥寥几笔的景物描写,烘托出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落后,引出下文让我大吃一惊,进而展开情节。

B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报复

C独自担负起把学生尿湿的被褥拿到自己的寝室烘干的工作,但埋怨过他从未道过谢,这样写使的形象更加真实。

D.这篇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他不来上课,后来回到学校,再后又不来了,然后才说明内在的原因。

E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重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尝试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2.小说两次写到流泪,请简要分析为什么流泪。(6分)

3.“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有关情节简要分析。(6)

4.“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义?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