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项王...

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檥(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  购:购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

B汉军至,无以渡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骓不逝兮可奈何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自刎而死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还。

3.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分)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3分)

 

1.D 2.A 3.D 4.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也没有船可以渡江。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中“购”是重金征求的意思。该句式“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中前一个“而”连词,表示顺承;后一个“而”连词,表示转折,可解释为“却”;B项两个“无以”都解释为“没有用来……”;C项中两个“奈何”都是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D项中两个“乃”都是“于是”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讲的是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了自己的名声放走了刘邦,最后搞得自己自刎乌江.就是说他没抓住有利时机,丢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应是对项羽的批判非对其同情;②中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表达了对项羽的同情;③句中指将士虽在,谁还愿意和你接着干啊,并非指对项羽的同情;④句中李清照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应为对项羽的同情。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中应重点关注“亡”、“ 独”、“ 无以”、“ 白衣冠”、“ 以”等字词的解释,“我何渡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两句的句式特点。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题共3小题,前两个小题每题3分,最后小题5分,共11分)

守德如何不再难?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是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的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   3分)

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B.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C.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2.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B.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C.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3.怎样理解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高等教育国际化正迅速改变着大学校园,不管是在哈佛徜徉,还是在北大漫步,你都会发现自己犹如置身于一个由各色人种组成的联合国中。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上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

 

查看答案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已经出离愤怒了。 

B.山东泰安市泰山公安分局的两名民警和一名协警在与持枪暴徒斗争中,壮烈牺牲,人们从中看到了危难时刻殒身不恤的公安精神。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     ,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收这样的礼物?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     用,我们不愿意。

  凡愿加入青年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审查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免费     诗集一册。

  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A.做客  实验   奉赠  踪影      B.做客  试验   奉赠  踪迹

  C.作客  试验    惠赠  踪影      D.作客  实验   惠赠  踪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寥kuò)         心()     漫朔    殒身不恤

B.长歌哭(dàng)    舔shì    清苔     笙萧

C伤(chuàng     颓      苍桑    牒血

D.百)          桀ào)    长篙    不胜杯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