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搀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1) 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

请以搀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1) 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套作;(3)不少于800字。

 

搀扶 夕阳西下,两位老人步履维艰,相互搀扶走向漫漫人生路。搀扶是夫妻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为打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百万红军排成队列,相互搀扶一起走过艰难的沼泽之地。搀扶是朋友之间一起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同甘共苦。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旁,束手无策的他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手执盲杖干着急,忽然一双手轻轻地驾住他的手,带他前行。搀扶是陌生人的关爱与帮助。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人类社会是集体群居的社会,谁也不能离开集体而单独存活。漫漫人生路就是一次登山旅行,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当脚如灌铅之沉重时,我们需要另外一双手搀扶我们前行,这双手来自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们的搀扶使我们走过艰难苦恨、走过阴霾。 不得志的刘备桃园结义,使关羽、张飞搀扶他打江山,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使其搀扶坐稳蜀地。唐太宗李世民也由于魏征的搀扶开创了贞观之治。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哪一位贤君左右没有一位搀扶他坐稳江山的贤臣志士呢?搀扶使他们共同载入史册,名留青史。 试想,如果比尔·盖茨没有保伦·爱伦的友情搀扶,还会有今天的微软吗?倘若建筑大师矶崎新没有穿三宅一生设计的衣服出现在会场,巧妙的搀扶他,还会有著名的时装大师三宅一生出现吗?假使欧阳修没有搀扶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还会存在吗?友情的搀扶使各行各业“青出于蓝,胜于蓝”,使大师成就了大师。友情应是如此,在最需要的时候一最正确的方式拉对方一把。 搀扶,用手轻轻驾住对方的手或胳膊的举动,并不是过分依靠、依赖对方前行。刘禅过分依靠诸葛亮,最终蜀国不复存在;某些拥有特殊天分的天才,由于过分依懒父母,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搀扶需要把握一个度,用力过轻,达不到互帮互助的效果;太重,反而会使自己和同伴都无法前行。 搀扶是双向动作,不仅是他人搀扶自己前行,也是自己帮助他人前进。人生旅途坎坷,搀扶使我们相互帮助,共渡难关,“患难见真情”,搀扶是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人生道路,让我们搀扶前行。 【解析】 试题分析:“搀扶”的意思是用手轻轻地架着对方的手或胳膊,其引申义是帮助。这是写作本题的一个审题关键,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意在文先,先定好全文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剪材,比如可以进行正面立意:每一个人在其生命的过程中都需要他人的搀扶,作为自己来说,在他人需要时也应该及时帮助他人。也可以反向立意,以求反弹琵琶出新意:我们不可能总依靠他人,我们应学会独立,抛弃搀扶,因为过多的搀扶会使我们变得慵懒、懦弱、不思进取,我们要有勇气去独立地面对一切挑战。要求得较深的立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文章就会显得大气些。如写对盲人的搀扶不要仅停在“搀扶”上,而要使其真正地站立起来,自食其力;写留守儿童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搀扶;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物欲化、功利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搀扶。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古至今,君子这一话题都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思考。当我们从文化传统中一路走来,谈及君子,会自然地与《论语》中的君子话题相互比附。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对君子的理解。(5分)

 

查看答案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2分)

2)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七彩教育网

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七彩教育网

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1.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文中看包含哪些含义?(6)

2.3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描写了宁静的清溪,作者是如何写景状物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3.文章从第6自然段起用较长的篇幅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6)

4.7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

1.君知其难也,                 ?                (《烛之武退秦师》)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5.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班固《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