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孟 子 曰 君 子 深 造 之 以 道 欲...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孟 子 曰 君 子 深 造 之 以 道 欲 其 自 得 之 也 自 得 之 则 居 之 安 居之 安 则 资 之 深 资 之 深 则 取 之 左 右 逢 其 原 故 君 子 往 其 自 得 之 也。

                           ――《孟子》

注释:资:积累。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①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 【解析】 试题分析: 断句步骤总结:1. 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2. 抓词语,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③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3. 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4.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5. 找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往往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即可确定停顿。6. 找顶真。顶真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句子往往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主语,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兼语句。7. 依总分。文言文的句子,也有总分式的,我们可据此判断停顿。8. 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 总之,这道题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训练,相信在高考中取得满分是完全可能的。 考点:理解文言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18分)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注释:班行(háng):浮湛,随波逐流,随顺。班行,班次行列。本指在朝做官的位次,后亦指同列、同辈。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摄:代理

B宋朝失信      数:屡次

C.公何而不降                     恃:依靠

D.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乘:追逐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

今天子圣政一新矣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妻子不可为贼污

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昭跃马从缺城出

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3分)

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在西方,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而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中国园林中全不存在,因为这里的人们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众出发,台阶、小桥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

人类不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它脱胎的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构成文化的延续,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山川秀美,土地富庶,人们理想中的王国是这些秀美的山川湖泽,因此中国园林沿着自然美的形式发展了几千年。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欧洲的园林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那里自然环境远不如中国,雨水稀少,没有大片森林,更无秀美的山川,人们理想的天堂自然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因而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注重的关系,即意境。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画家、文人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文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美,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中西园林形成如此大的差异要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西方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理性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认为直觉并非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 感性的美学思想。

                                     (取材于《 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差异》,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西方园林内各组成要素必须以确定的形状、大小镶嵌在确定的部位,显示出一种秩序感。

B.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

C.中国的造园深受绘画、诗词的影响,注重对意境的追求,从而创设出诗情画意般的氛围。

D.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造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哪项表述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建造风格(   )(3分)

A.高大宽敞的环廊提供了舒适的交谈环境,围合出的下沉广场把人们纷纷吸引过来。

B.即使受条件限制,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也要刻意追求对称、均衡的形式美。

C.布局千变万化,整体与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很难总结出特定的规律性。

D.硕大的花园,简洁明快的几何化布局,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中西园林的差异。(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别人,让他人也快乐,就像阳光之所以能够普照万物,是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发光体,一个火球,充满了能量。只有自身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一个快乐的心态,你的朋友们才会被你感染,阴霾的空气才能被你带来的温暖驱散。

————罗曼罗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话题,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例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悲欢苦乐;

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它荡漾着情感的波涛涟漪;

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着征程的挫折辉煌。

 

查看答案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品行。下面是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几所大学拟制校训,要求:采用对偶形式;体现学校专业特点。(5分)

某师范大学:                                                   

某医科大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