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佛,一段被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
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感叹道,“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已经‘成型’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已。”
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所以,你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的走向……”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1、 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
2、 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3、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4、 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政府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
B 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树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C 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有利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D 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B.美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和他分庭抗礼,包扩日本在内的“盟友”们。
C.有一种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涣然冰释,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D.十八岁,花样年华,众多的莘莘学子,满怀憧憬地徜徉在大学的校园里。
默写(每题1分,共6分)
1.子曰:岁寒, 。
2.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6.我寄愁心与明月, 。
读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谬
C.焉用文之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禄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3.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 )
A. 本篇表现了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 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 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 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2分)
②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2分)
③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