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棉花糖幼儿园”的“六·一”晚会上,身着演出服的小朋友们表演得神气活现,大人们观看得津津有味,非常高兴。
B.《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对自己进行了无情而又深刻地剖析和反省,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深的自责,读来楚楚动人。
C.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D.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棘手,有人提议应这样解决,又有人建议应那样处理,我真是莫衷一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人生也如跨栏
人生也如跨栏。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 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北京奥运会在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 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 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虽然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但大部分人仍能以宽容、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他。
C.因伤退赛的刘翔,面对挫折、责难、误解曾经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参加比赛,这样写更显内容客观、真实,刘翔的形象也更为丰满。
D.“父亲”的话有理解,有安慰,有疏导,也有期待,正是这番话,解开了刘翔的心结,使他彻底地战胜了自己。
E.作者采用“卒章显志”的笔法,于结尾处点明了文章主旨: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2.结合传记内容,简要分析刘翔能够在挫折中“跃上辉煌之巅”的原因。(6分)
3.刘翔为什么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4.刘翔在挫折中跃起的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感受。(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棋圣
韦延才
黄小奇那次回乡,算是衣锦荣归,当时他的棋艺与离家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头上戴着棋圣的光环。但小镇信息闭塞,黄小奇成为棋圣的事还没人知晓。
黄小奇是回家把父母接走的。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黄小奇就在小镇上多逗留了几天,拜拜亲戚,访访朋友。黄歌儒是黄小奇一定要拜访的人,他是黄小奇儿时最好的朋友和棋友。
黄歌儒在小镇上棋艺可算一流,没几人能敌得了他。故友相逢,自然少不了要切磋一番。对于黄小奇来说,黄歌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小时候,他们棋盘上往往不分伯仲。黄小奇十几年的走南闯北,黄歌儒知道好学的他技艺定会长进不少,故不敢掉以轻心,一开始就下得小心翼翼。
黄小奇的心情却没放在下棋上,他只想叙叙旧,回忆回忆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
“看你还往哪走?”黄歌儒又下了一颗棋子,说。
那天,黄小奇和黄歌儒连下三盘,各胜一盘一和棋。其实黄歌儒根本不是黄小奇的对手。过手几招黄小奇就发现黄歌儒的技艺与十几年前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黄小奇就不动声色地让着他。
回到家里,想着儿时最好的朋友如今生活还是如此的艰辛,黄小奇心里不是滋味,便萌生了帮他一把的念头。怎么帮他呢?直接给他银票么,那样太伤黄歌儒的自尊了,他也肯定不会接受。想来想去,黄小奇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黄小奇很不服气地来到黄歌儒家里,要和黄歌儒再次挑战。黄歌儒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马上摆上了棋子。下子前,黄小奇忽然说:“今天我们要玩就玩个痛快,输一盘10个大洋。”黄歌儒以为黄小奇在开玩笑,笑着道:“好啊。”
这一次,他们在棋盘上杀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收盘时,黄小奇竟输掉了100个大洋。黄小奇站起来,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黄歌儒说:“这100个大洋就是你的了。”
黄歌儒连连摆手:“千万要不得,哥们这不是说着玩玩的吗。”
黄小奇认真道:“泼出去的水还收得回么?你如果不想让我陷入不诚不义之地,就把银票收下。”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多年,一次,黄小奇参加完一个比赛回来,途经家乡的城市,便取道回小镇一看。
回到小镇,黄小奇直去镇尾找黄歌儒。来到黄歌儒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上面结了大大小小的蜘蛛网,一派破落的景象。
是不是黄歌儒拿着他输的100个大洋在他处起家了?黄小奇一边心里生出这样的想法,一边去询问小镇上的人。
物是人非,小镇上很多人不认识黄小奇。一位中年妇女告诉黄小奇,多年前小镇上出了一个棋圣,一次,棋圣到镇上与黄歌儒对弈了一天一夜,结果棋圣败给了黄歌儒,还输给了黄歌儒100个大洋。
“那他拿这100个大洋干吗去了?”黄小奇问。
“赌输了,”中年妇女接着说:“那个棋圣走后,黄歌儒才知道被他打输的人就是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棋圣。从那次的对弈中,黄歌儒看到了发财的路儿,你想想,棋圣都败在了他的手上,还有谁敌得过他呢?于是他就以一个大洋一盘棋和人下棋,起先还赢了一些。”
“后来呢?”
“后来黄歌儒遇上了高手,老是输,不说那100个大洋,连老婆也输掉了。”
“他就不知道收手么?”
“他总是不死心,因为他打败过棋圣。”
“那现在他在哪?”
“也不知到底在哪,有人说在城里看到过他和人赌棋,赌得只剩了一条裤衩。”
“哦。”黄小奇神情沮丧,默默地走出了小镇。
黄小奇从小镇回来,就把那个代表他棋艺最高荣耀的棋圣奖杯摔了个稀巴烂,从此,他就淡出了棋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仙逝。
黄小奇的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才意外地知道他就是那个曾经名赫一时的棋圣。
(选自《青年博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黄歌儒与黄小奇对弈时下得小心翼翼,因为两人小时候棋艺不分伯仲,而且他知道现在的黄小奇头上还有棋圣的光环。
B.黄小奇在与黄歌儒对弈时,他并没有把心思都放在棋盘上,这是因为他这次来是为了叙叙友情,谁胜谁负不是下棋的目的。
C.黄小奇第二天再去找黄歌儒下棋,故意以赌的方式输了100个大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朋友,但没想好心办了坏事。
D.黄歌儒知道了自己战胜的黄小奇是棋圣后,心境于是发生了变化,他到处找人赌棋,结果屡战屡败,最后连老婆都赌输了。
E.小说讲述了棋圣黄小奇本想帮助好友黄歌儒,最后却导致好友因赌惨败的故事,这使我们对“好心”与“名利”有了新的认识。
2.请以时间为序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并指出这样写的好处。(6分)
4.黄歌儒的悲惨结局,有人说与黄小奇的“好心”有关,有人说是黄歌儒的“名利之心”使然。这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个?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
(3)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1.赏析“镜天飞雪一双鸥”使用了哪些手法?作简要分析。(5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内容及情感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邈,字彦思,临江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①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
(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 【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迕:触犯。
B.趣入见 趣:急速。
C.巷战不克 克:能够。
D.讳吾言敌 讳:忌讳。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邈有“才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②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③邈慨然复起就道 ④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
⑤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⑥邈愤,诋毁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
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
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
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5分)
②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