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并、列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怪:责怪

C.秦王惊,自而起,绝袖     引:指身子向上起  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  提:掷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筑声由悲凉变为悲壮,由低沉变为高昂,送别场面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B.秦武阳由于出生在北方边远地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在献图时色变振恐,这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

C.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杀,秦王惶急得连剑也拔不出来,只好绕着柱子跑,后在群臣的提示下,才拔出剑砍伤了荆轲。

D.在庄严的秦廷上,荆轲手持利刃追逐着泰王,让秦国群臣都失去了常态,但由于孤军奋战,最终只落得功败垂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分)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分)

 

 

1.B 2.B 3.(1)(3分)(秦王)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了九宾大礼的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朝服”、介宾词组后置的句式译对各1分。)(2)(3分)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发”、“见”译对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本题实质考查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把秦武阳在献图时“色变振恐”的原因说成是“出生在北方边远地区,没有见过天子”理解有误,这些话只是荆轲的托辞。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朝服”,朝为名词用作动词,穿了上朝的礼服,“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第二句时注意“发”解释为打开,“见”通“现”,解释为露出。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3.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4.暧暧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其实,你的天边,也是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人的天边。

请以天边与身边为题目,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议论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明确,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不少于800个字。

 

查看答案

为下面的寓言续写一段文字。字数与文中的其一其二两项的字数相当。(2分)

在铅笔被放进盒子之前,制作者对它说:在你面世之前,有几件事情你要牢记,这是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的先决条件。

其一:你能做很多伟大的事情,可条件是,你必须能容忍别人把你握在手里。

其二:你必须能容忍被削尖的痛苦过程,这可是你要成为一去出色的铅笔所必须的。

其三:                                                                       

铅笔把这些话牢记在心,心中装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就进入了铅笔盒。

 

查看答案

目前,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清晰,得体,好的短信还要富有文采。请以",,"三物为喻体,给你的朋友发一条祝福生日的短信。(60字以内)2分)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一则《征稿启事》,画线处在语言表达和标点方面至少有4处不当,请找出3处你认为错的地方,并加以改正。(3分)

征稿启事

《一峰书院哲学学报》是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海内外知名人士为本刊撰写稿件。(一)稿件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文内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二)撰写格式必须执行本刊的编排规范。规范详见《一峰书院哲学学报》文稿。(三)来稿三个月未被录用,有权对稿件另行处理鉴于人力所限,本刊一般不予退稿,烦请作者自留底稿。(四)欢迎使用电子信箱投(YFSYZX@163com 承蒙国内外作者的热心支持,本刊得以不断发展,于此谨致谢忱。

《一峰书院哲学学报》编辑部

2014114

答:(1)(只填序号)______ _处:              改为 _______________

2)(只填序号)________处: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填序号)________处: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