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斩          坐:犯罪               B.何来王        谒:拜见

C王策安所决耳  顾:回头看             D.王慢无礼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3分)

常从人寄食饮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王素慢无礼

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3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3分)

 

 

1.C 2.B 3.D 4.(1)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得分点:“度” 1分;“言王”省略句,1分;“不我用”为宾语前置,1分。)(2)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如同)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逃跑的原因了。(得分点:“拜”、“所以”和判断句式,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顾:只。根据上句“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的意思“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可知下句句意思起了转折,因此“顾”应理解为只。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①是说韩信缺乏谋生的技能④说的是大王的态度。解答类似题目应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①可排除AD,再根据④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当管仓库粮饷的小官时被判斩首。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度”解释为估计;“言王”后面补充出“于”,翻译时要体现出状语后置;“不我用”为宾语前置,注意调整。;第二句时注意“拜”解释为任命,“所以”解释为……原因,“此乃信所以去也”为判断句式,翻译时要体现。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管仓库粮饷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异常,随即将这情况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不同于常人(认为他是个奇才)。待汉王到达南郑时,众将领和士兵都唱歌思念东归故乡,许多人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告诉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发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啊。”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呀?”萧何道:“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已是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找,说追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却是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啊。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汉王说:“我也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够忧郁沉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萧何道:“如果您决计向东发展,那么能任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他作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道:“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就如同呼喝小孩儿一样,这便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啊。您如果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坛台和广场,准备举行授职的完备仪式,这才行啊。”汉王应允了萧何的请求。众将领闻讯都很欢喜,人人各自以为自己会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讶不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有碑仆道                             死生亦大矣

A①②相同,⑦⑧不同                  B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C①②不同,⑦⑧相同                  D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还必迎取                        蹑履逢迎     

B便可公姥                        阿母媒人

C哀吾生须臾                      惟江上清风

D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同类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也                          月明星稀,乌鹊飞 

B幽壑之潜蛟                        则其又加少矣

C.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火尚足以

D.问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少长咸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1.言一室之内:                 2.少长集:

3.不能之于怀:                 4.固知死生为虚诞:

5.犹不能不以之怀:             6.纵一苇之所

7.浩浩乎如虚御风:             8.幽壑之潜蛟

9.鱼虾而友麋鹿: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知不可乎得:                12.则或其欲出者:

13.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14.孰能讥之乎:

15.何可道也:                  16.还家门:

17.君既若录:                  18.忍尤而攘

19.芳菲菲其弥:                20.謇朝谇而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