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当斩 坐:犯罪 B.何来谒王 谒:拜见
C.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回头看 D.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3分)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③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④王素慢无礼
⑤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3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3分)
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④不吾知其亦已兮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有碑仆道 ⑧死生亦大矣
A.①②相同,⑦⑧不同 B.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C.①②不同,⑦⑧相同 D.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还必相迎取 ②蹑履相逢迎
B.①便可白公姥 ②阿母白媒人
C.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惟江上之清风
D.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选出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同类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舞幽壑之潜蛟 则其至又加少矣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火尚足以明也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少长咸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1.悟言一室之内: 2.少长咸集:
3.不能喻之于怀: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纵一苇之所如: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8.舞幽壑之潜蛟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知不可乎骤得: 12.则或咎其欲出者:
1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14.其孰能讥之乎:
15.何可胜道也: 16.始适还家门:
17.君既若见录: 18.忍尤而攘诟:
19.芳菲菲其弥章: 20.謇朝谇而夕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