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朱家、郭【解析】
二人都是西汉时游
,喜替人排忧解难。宗:推崇,归附。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使酒:酗酒任性。⑥岐山,在凤翔境内。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傥:或许。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向    

B.晚乃于光、黄间                        遁:逃跑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矍然:吃惊的样子

D.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狂垢污        阳:通,假装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方山子隐逸生活的一组是(   )(3分)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俯而不答,仰而笑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方山子曾带着两名骑马的侍从在西山游猎。见前方一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未能射中。方山子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

C.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他们的不寻常行为有可能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

D.此文所传,非寻常人物,而是一位异人,不是人物一生,而是人物半生事迹的若干断片。其结构方式舒卷自如,叙事手法变化多端,人物刻画别出心裁,皆独标新格。

4.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5.请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分)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

                                                                      

 

1.B 2.B 3.A 4. 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5.(1)他家里四壁空空,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奴婢都有一种自得其乐的神情。(“环堵”1分,“萧然”1分,句意1分) (2)但他舍弃这一切,偏要来到穷山僻壤,如果没有什么自得之乐,难道会这样做吗?(“独”1分,“岂”1分,句意1分) (3)他面对长江畅饮,横握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世英豪,但是现在他又在哪里呢? (“固”1分,“安在”倒装句式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遁:隐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②表现方山子少年时豪气冲天,骑射技艺高强③叙述作者巧遇方山子⑤表现他在得知故交被贬时的情态,蕴涵了人生的沧桑与感慨。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方山子出身豪富,少时任侠,壮年时才“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西汉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也都都敬重他。稍长大后,他改变从前的志趣和行为,发愤读书,想以此在当代施展抱负,但是始终没得到重要。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之间一个叫岐亭的地方,住在茅屋里,吃着粗茶淡饭,不再与俗士来往。他舍弃了原有的车马不坐,毁掉了原来的帽子和礼服不穿戴,徒步在山里来来往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看到他戴的帽子,是方形的又高高耸起,都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吗?”于是都称他为“方山子”。 我降职外调到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在他的眉宇间,仍然能看到那股精悍的神气,这难道会是一个隐居山中的人吗?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参与政事的话,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但他舍弃这一切,偏要来到穷山僻壤,如果没有什么自得之乐,难道会这样做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2012年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4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1.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4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D.各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却因为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令许多韩国人对此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B.虽然骑马舞简单易学,大受青睐,但韩国各路研究者们的结论显然更倾向于认为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人莫名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聆听《江南Style》甚至能令精神患者摆脱压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鸟叔MV里把塑造成一个高帅富,却在歌词里揭示只是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丝毫不妨碍《江南Style》像瘟疫般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D.多重因素造就了《江南Style》现象,但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复制出下一首神曲,这就是流行文化。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赋、比、兴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B.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与克洛德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对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希望学校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工艺过程,还把部分学生和老师请到他们的企业实习。

B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配备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对火星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含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氮、氢、氧等化学成分。

C. 我国南方再次遭遇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引发洪涝、风雹、山体滑坡等灾害,已造成安徽、福建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33人死亡,12人失踪。

D. 失败的教育制度,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创新性人才缺失的不良后果,且造成了学术秩序濒临瓦解、青少年犯罪激增。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青年人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便打退堂鼓,浅尝辄止。这种人贻误了多少青春。

B.马克思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出神入化

C.他查阅了许多繁芜丛杂的资料,终于找到了那篇重要的论文。

D.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都赞不绝口。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讴歌    愁怅    风云变幻    揠苗助长

B. 编缉    屠戳    黯然神伤    安之若素

C. 敛裾    喋血    和蔼可亲    博闻强识

D. 旗竿    震撼    生杀与夺    蓊蓊郁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